中国傩戏网整理:思南傩戏,是黔东北最有特色的傩戏之一,主要有24戏,戴着面具表演,因有两千多年历史,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剧目有《甘生赶考》、《秦童买猪》、《媳妇告公公》等,具有浓烈的泥土芳香,风格幽默、诙谐、风趣,深受群众喜爱。傩戏一般结合傩仪,在农历的冬腊月或正月里举行。
现状与发展
思南文家店傩戏自开教师刘法清始,于今传三十余代,其一年四季,每逢祝寿、婚嫁、立房、乔迁、生病、遇难等,都要立案开坛、冲傩还愿。文家店傩戏班除了在本县广为表演外,还远赴凤冈、石阡、余庆等邻县,以及湘黔交界的岩底一带巡回演出,因而文家店傩戏闻名遐尔。
思南文家店由于受到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和傩文化背景的影响,因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表演空间。仅以刘胜扬傩戏班为代表,现有徒弟近二十人(详表附后),且个个技艺娴熟、全面,既能设坛作案,也能上台唱戏或敲锣打鼓,大多还能在同一台戏中扮演好几个角色,其只需更换面具,略加化妆,三、五个人就能演一台戏。特别是刘昌凡(已故)、刘胜扬父子,均为世袭傩戏艺人,其不仅将傩坛十二正戏演得炉火纯青,还将《穆桂英挂帅》、《梨花斩子》、((假斯文算账》、 《张少子打鱼》、《二凤夹雷》等傩坛外戏演得出神入化。而特别突出的是刘胜扬傩戏班至今不仅 能表演傩坛绝技“上刀山”、 “下火池”、 “溜红铧口”、 “含红耙齿”、 “悬碗”、 “钉牛角”、 “粘卦”等节目,且能表演部分邪法,如清盗法、定根法、阴剪法、搬家法、发烟火等,令人拍案叫绝。
传承情况
以前主流意识认为傩戏是迷信,禁演近30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傩戏欣逢春天,怎奈艺人们大多年事已高,面临着传承断裂危险。
近年来,思南积极抓文化大县建设,特别是对传统花灯、傩戏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重点挖掘整理,出版了《思南傩堂戏》《思南土家花灯资料集》等专著,同时对傩戏给予大力扶持,积极营造其原生态,鼓励老艺人们带徒传艺。
县里一些重要节庆活动也邀请傩戏艺人演出。得到政府滋润的古老傩戏艺术,又在思南县山寨里生长,现在一个傩戏班子在一个冬季能有20至50余场演出,使傩戏艺人的生存得到一定的保证,激发了他们的传承热情,这门上连专家学者,下与田间地头百姓相接的古老艺术,正以勃勃生机,在山寨田间顽强生长。
表演艺术
思南傩戏的表演动作虽然比较简单,不如其它戏曲那么严格完整,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地盘”的动作,劲项直伸,上身僵直,头与臀部同时前后伸屈,机械而幽默,名日: “凤点头”、 “米花筛”。其他武将出场有“照鼓房”、“掸凤毛”、 “架子路”、 “露长牙”等程式。喽罗出场则有“蛤蟆晒肚”、 “倒挂杨柳”、 “童子拜观音”、 “翻泥饼子”、“立空心桩”等套路。
傩戏中还有许多传统舞蹈动作,常见的有“雪花盖顶”、 “黄龙缠腰”、 “怀中抱月”、 “边鱼戏水”、 “苦竹盘根”、 “太公钓鱼” “灵官拜台”、 “擦地爬河”、 “二换腿”、 “三换腿”、“三跳身”、 “犀牛望月”、以及“踏罡步”、 “踩九州”等。这些舞蹈动作有的是在民间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的是受其 它戏曲的影响,如从辰河戏、川戏、花灯戏中借鉴的;有的却是从古老的傩仪巫舞中直接袭下来的,至今仍保留着巫舞的很多特征,如“踏罡步”, “踩九州”便是突出例子。
罡步
罡步据传为夏禹所创,所以又称“禹步”。其步行转折,犹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名“步罡踏斗”。罡步分为“推磨罡”与“半月罡”。前者先出左脚,继而一前一后来回反复,恰似现代舞蹈中的十字步;后者置脚横直,由左至右,一跬一步,脚划半月形,故得其名。而“踩九州”则是傩坛仪式与正戏中常见的舞蹈步法。其借用了八卦中的乾、坎、艮、震、巽、坤、兑与中宫九个方位,同古代九个州府地名结合起来编成舞蹈口语,故称“踩九州”,傩坛法师认为这种步法能遣神召灵,所以是必须掌握的。
保护价值
思南傩堂戏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是我国古代戏剧的一块活化石,在宗教上,又保留着民间信仰中的原始宗教痕迹,体现了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社会的文化精神。
名扬四海
思南傩戏不仅在本地及邻县享有较高声誉,而且还参加过全国、地方一系列的傩戏表演,并取得辉煌成绩。
如:1985年1月刘昌凡、刘胜扬父子一起出席了铜仁地区第二片区民族民间文艺调演。’}共42位傩坛老艺人参加演的《地盘开荒业主》,刘胜扬表演的‘《开路将军》都很成功,父子二人皆被评为优秀演员。
1986年,省文化出版厅录像队到思南拍摄傩戏电视资料片时,县民委组织了全县傩戏表演大赛,刘昌凡、刘胜扬父子代表文家店区参加了演出,并表演了“上刀山”、 “溜红铧口”、等精彩节目,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受到业务部门好评。
1989年,刘胜扬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受到肖克将军的接待并合影留念,他的“悬碗”、 “下火池”等节目,被人们称为“中国一绝”,李鹏、田纪云、钱伟长等中央领导观看后给予其高度评价。1991年上半年,应国家文化部之邀,刘昌凡、刘胜扬父子随铜仁地区组团赴深圳演出,许多西方游客看后皆连呼“ok……”。
1992年,文家店傩戏被摄入《中国小城镇》栏目(其中贵州省仅两节,思南占一节,以拍摄文家店傩戏演出为主),并在中央电视一台播出。1997年,思南千佛洞旅游开发开洞仪式上,文家店傩戏班应邀赴千佛洞参加义演。
2002年,国家六部委委托北京大学专家教授考察板桥郝家湾清代民居,2003年,地区行署组织各商家、老板考察开发郝家湾旅游资源,思南文家店刘胜扬傩戏班均应邀参加演出,其表演的傩坛绝技,精彩纷呈,引起共鸣。
随着2003年,乌江思林电站前期工程破土动工,文家店人终于盼来了“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文家店党政领导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拟将复建的文家店作为“文化旅游重镇”来抓,其除了要完整地保留入景四庙外,还把思林至河闪渡的百里水域作为乌江水上乐园来建设,开发出白号军旧址荆竹园、双狮岩、通天洞、宝莲洞等旅游景点,并以举办民族文化村为基地开发山区各种旅游资源,造就一个以人文和绿色为主题的旅游圣地,形成东连思林电站,北壤长坝石林,西接石阡温泉,南倚梵净名山的旅游长廊,把新型的文家店镇打造成为真正的千里乌江上的一颗绿色翡翠。
说明:本文由思南县人民政府网、百度百科等平台整理而成, 如有不当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