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快讯 >

贵州黔西:“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发布日期:2024-04-08 14:17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黔西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融入地方文化发展中,以“五动融合”模式、“五领”创新框架融入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借助毕节“双5A”示范廊带契机,打造“文旅示范廊带”,助推地方文旅融合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黔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在历史长河中,传统技艺、书法、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医药、花灯等,都成为了黔西市独有的非遗文化风景。这里的人们尊重传统,热爱生活,对文化艺术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黔西更是中国南方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观音洞文化与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并称为中国三大古文化区的代表,是贵州史前文化“第一乐章”,素有“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的美誉。黔西狠抓“非遗”传承和保护,“非遗+文旅”融合近年来“实招”频出,演绎出无数民族“融”的故事,唱响出无数“合”的生机。

“非遗+文旅”构筑精神家园

“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这些流传于黔西数百年的非遗文化,底蕴厚实,获得国家非遗的阳戏,获得省市县级非遗文琴戏、刺绣、彝药、金钱棍、花灯......在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黔西,这些“老宝贝”被深入挖掘,推动了黔西市文化绽放时代光彩,拓展开中华文脉赓续新路径。加强了黔西非遗文化的传播普及、转化利用率,更进一步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与发展。黔西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陈文蓉这样说道。                   

“非遗+文旅”精品文化,不断增强黔西市各族群众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更能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谱写出黔西市浓墨重彩非遗文化的炫彩篇章。

黔西市坚持与时俱进,全力彰显文化遗产“硬实力”。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发展文化遗产,不断把非遗“厚家底”转化为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据了解,黔西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3项,其国家级名录1项(阳戏)、省级名录8项、市级名录39项、县级名录35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6人,其中省级6人,市级18人,县级102人。

陈文蓉说,贵州阳戏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黔西市的阳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戏种——傩戏,其历史可上溯至母系社会,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民间将傩戏分为酬神、驱邪的“阴戏”和娱人、纳吉、祈福的“阳戏”,可以唱几天几夜。

非遗文化和国家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地方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精髓、灵魂。地方有了“魂”,这个地方才“活”得有吸引力,有魅力,精神文化自然就会丰富起来。黔西市老文化人万能这样说道。

“非遗+文旅”开启致富“密码”

“精针细线穿锦缎,锦上添花绣鸳鸯”。多声部民歌早就享誉海内外,苗绣长卷《苗韵·薪火》在杭州亚运会上的闪亮登场,黔西刺绣也把世界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从“乡村T台”走向了世界时装周。

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新仁乡化屋村,民族特色鲜明,苗绣、蜡染等成为这个村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也开启了黔西市各族人民的致富“密码”。近年来,黔西市共发展苗绣经营主体70余家,2023年实现苗绣、蜡染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依托优势的苗绣产业,引进多彩贵州苗绣产业园(10家服饰)项目落户黔西,整个园区生产量在峰值情况下,每天能达到10万件,年生产量约3500万件,能解决当地3000人左右就业,10家企业年产值可达2亿至3亿元,每年带动工人收入约1.45亿元。

刺绣非遗传承人彭艺说,黔西的蜡染、刺绣从“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成为靓丽的“一道彩虹”,成为一片瑰丽的“花园”,变成了一座永恒的“宝库”,得益于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用“非遗+文旅”增强各民族“三交”互动,是黔西市近年来的一个“手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各民族致富的“密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载体作用,用好、用活“非遗”这条致富路径,不仅为文旅融合“架桥铺路”,更是让众多传承中致富,得到了“双向奔赴”。

非遗+文旅”彰显文化价值

“ 千年文化永流传,非遗之美传家久”。

黔西市厚重的历史文化,造就了黔西市独特的非遗文化亮丽风景线。还有作为动物仿生类舞蹈,流传于黔西市红林乡一带。红林乡群众的先祖临摹动物的身形、特性人的形体、运动创造出的“斗鸡”舞蹈。啄米、觅食、展翅……,舞蹈动作大都与鸡的生活习性有关。整个舞蹈起伏跌宕,时而浩大时而柔和,充分展示了人在与自然斗争过程中的勇气,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陈文蓉还介绍,红林斗鸡舞是地方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当地民族文化和各民族人民渴望光明百折不挠的美好品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黔西市斗鸡舞,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不胜枚举的非遗文化中,黔西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勇担新的文化使命。非遗的魂脉、中华传统文化这条根脉,深入融入结合,为黔西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创建,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尤其树立起独特文化一座座极高的“丰碑”。

黔西市“非遗+文旅”既有乡音的延续,也有时代文韵的彰显,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非遗、书写在古籍里的非遗都活起来。在黔西市这座城市里,创新与传承交相辉映,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人们在此创造着美好的未来,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