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傩戏人物 >

湄潭傩戏传承人 杨志刚先生

发布日期:2022-01-23 18:34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杨志刚,男,生于1937年9月15日,汉族,初中文化,贵州省湄潭县人。

湄潭县人民法院退休干部,湄潭县傩戏艺术团团长,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湄潭县曲艺协会会员,遵义市曲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湄潭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业余通讯员。2006至2008年曾自费拍摄旅游景点资料《百面水》被经促会采用,制成光盘赠送宣传。又自费拍摄、制作《茶乡盛事》光碟赠送展示、宣传湄潭茶文化节活动。

创作的傩戏面具荣获2006湄潭“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制作”《能工巧匠》优秀奖;2008“湄江春好”文化体育活动周《十佳金巧手》奖;2008多彩贵州能工巧匠《名匠》称号;2008遵义市“瓮福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能工巧匠三等奖;2010遵义市“国酒茅台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雕刻类二等奖; 2010年多彩贵州小品大赛参与演出的傩戏《二圣登殿》获湄潭县“鼎盛杯”三等奖,赴遵义市演出。在县领导的重视和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的领导关心下及文管所,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湄潭傩文化陈列馆”。以上活动省、市、县电视台、“中国茶城”报分别采访播出。


抢救性传承迫在眉睫

湄潭傩戏的角色形象共有30多种面具和80多种艺术造型,这是千百年来湄潭民间艺人们艺术的结晶,形成了湄潭傩文化和民族文化独有的艺术特色。  

今年82岁高龄的杨志刚自幼在当地傩坛老艺人曾国章的影响下,对傩戏和傩面具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尝试用各种木头雕刻傩面具。  

经过仔细研究和反复练习,杨志刚掌握了傩面具制作的相关知识,从选料、开胚、雕刻、打磨、上色、描脸谱等一系列技艺均能独立完成。退休后,他正式投入傩戏和傩面具雕刻的挖掘和整理、研究和保护、利用和传承当中。同时,杨志刚在传统活口面具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创造性地使面具眼珠可以左右移动。  

2015年10月,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聘请杨志刚为特邀研究员,并开展讲座,2016年,杨志刚还走进湄潭县部分中小学举办讲座。这既是对知识的讲授,也是对湄潭傩戏和傩面具雕刻技艺的宣传。  

杨志刚是湄潭傩面具雕刻的佼佼者,熟练掌握了各种角色的傩面具雕刻技艺,在技艺传承上也不遗余力。由于杨志刚年事已高,在技艺存续上除了授徒传承之外,还应该留存更多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因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决定将启动对湄潭傩面具雕刻传承人杨志刚的抢救性拍摄工作。


遵义:融合创新赢得受众 湄潭傩戏一路向前

  现年79岁的杨志刚是湄潭县傩文化艺术团的团长,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湄潭傩戏传承人,也是湄潭挖掘、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傩戏的典型代表。

  傩,古书解释为驱鬼逐疫,而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据专家考证,它产生于史前,盛行于商周,是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也是现在专家学者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戏剧学、音乐学的活化石,因而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上世纪60年代,傩戏被列为“四旧”,傩戏的发展被迫中断,傩文化遭到严重摧残。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傩戏才重新回到世人的视线,在湄潭大地上重新活跃起来。

  那段时间,摆在面前的困难也是很多的,没有表演场地,没有一个正规的组织,甚至连一个人员的名单都没有。杨志刚拿出四百块钱在城里租了一个小木屋用以搭建傩戏台,没有座椅板凳,他就把自己家里的桌凳全搬过去;没有服装道具,他就自己制作服装、雕刻面具……为了挖掘、传承傩戏文化,杨志刚开始到各乡镇摸底访问,搜寻散落于民间的傩戏艺人,并积极培养年轻艺人,发展壮大傩戏演出队伍。一边着手培养后备人才的同时,杨志刚一边搜集整理面临失传的傩戏剧种,“上刀杆”“下火池”是傩戏中难度最大的绝技,湄潭近百年来也无人能表演,基本失传。为了挖掘、传承傩文化,杨志刚带领傩师们不辞辛劳,深入民间访问,在已故老法师何德超处找到“上刀杆”的文本,结合以往经验,再加以科学论证,大胆探索,最终将傩戏中的经典绝技再次发展起来。

  一门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需要艺人们的“坚守”,同时也需要在继承传统民族精髓之外的创新和变革。湄潭傩戏在发展传承的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傩戏古老、神秘、原生态的独特气质和精华,还进行大量的实践创新,与花灯戏、杂技、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相互融合、兼容并收,逐渐走出一条古老与时尚、传统与现代的发展之路。

  说到湄潭傩戏最大的变革,是打破了女性禁演的禁锢。湄潭傩戏历来禁止女性参演。剧中所有的女性角色皆由男性反串,这条承袭了千百年的陈规直到近年来才被打破。

  打破传统的是该县抄乐镇傩戏团团长林付容,从加入傩戏团来,她为积极推动傩戏发展默默奉献。

  2008年,从小酷爱傩戏的林付容一心想加入傩戏团,她四处恳请当地傩戏大师准许自己加入傩戏团,一来二去,当地的大师被她的诚心打动,破例让她加入了傩戏团。

  抄乐镇是湄潭傩戏的活跃地,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傩戏的普及和推广基础良好,全镇六个村里竟有两个村组建了傩戏演出队。然而,光有文化氛围和群众的激情还远远不够。镇傩戏团组建之初,没有办公场地、没有经费、没有道具……摆在面前的难题让人心灰意冷。

  林付容把自家小楼的其中一层拿出来当办公场所。排练期间,没有经费解决大家的伙食,大家就你凑一块腊肉、我凑几斤米、他带来几个鸡蛋解决演员的吃喝。镇政府了解到团里的难处,拨款解决了每次排练的伙食问题,又力所能及地给团里添置音箱等道具。

  “政府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团里的问题太多,很多都需要我们自己解决!”林付容说。

  没有道具,林付容就买来布匹,自己做戏服。林付容和老伴一起到田里找干谷草编织蓑衣,一起到山上挖树根雕刻面具。到最后,林付容学会一项本领,利用山上的废木做降魔杵、尚方宝剑等道具。

  解决了道具和办公场地的问题, 杨志刚、林付容等一行艺人深入到民间,搜集广泛流传的民间典故,整理、编写傩戏剧本。

  《毛鸡打铁》原本是当地广为流传在花灯剧,讲的是徒弟爱上了师母,由此闹出一系列笑话,属典型的滑稽戏。傩戏艺人们将此剧改编为傩戏,上演后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也成为当地群众最欢迎的剧目之一。

  继《毛鸡打铁》后,《钟馗捉鬼》是又一个全新大胆的尝试,钟馗捉到了小鬼后将其丢进火炉中炼化,傩戏表演者则将这一部分融入大量的傩特技,把捉到的小鬼扎扎实实的捆在木柱上,上演一出精彩的“大变活人”魔术戏。这一创新得到了省傩文化研究院的相关专家高度赞赏。

  傩戏新剧《鬼摔跤》则融合了木偶剧和杂技的表演技巧,由一人在筒裙下操纵着两个木偶小鬼厮打摔跤,小鬼们憨态可掬的表情显得说不出的顽皮淘气,深受群众喜爱。

  据了解,到目前,该县傩戏艺人共搜集整理了36个傩戏剧,新编傩戏12个。

  该县傩文化研究协会会长熊光明告诉记者,湄潭傩戏融入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戏剧中有故事贯穿、有情节起伏,增加了戏剧的生动性和观赏性。目前,这些尝试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极大认可。希望通过不断的摸索,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融入大量的流行元素,摸索一条产业化发展的新路。能让湄潭傩戏形成品牌,走出一条宽阔的发展之路。

  付出总有收获,在该县傩戏艺人的“坚守”和“创新”下,在一代代傩戏艺人的辛苦耕耘,湄潭傩戏在黔北大地得到发扬和传承。1994年,湄潭抄乐乡傩戏艺人应日本国邀请,东渡日本演出《骑龙下海》,轰动日本。一时间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成立了“抄乐乡傩文化研究会”“抄乐乡傩戏艺术团”。2011年,市相关部门对“湄潭县傩文化陈列馆”、“湄潭县傩文化研究会”授牌,同时“湄潭县傩戏团”正式宣布成立。2015年,湄潭傩戏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迄今为止,湄潭傩戏先后被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乡村大世界》《乡土》栏目组采访播出各一次,贵州电视台采访播出一次,遵义电视台采访播出2次。其编排的傩戏多次荣获省、市、县嘉奖。几年下来,湄潭傩戏团的专场演出达到14场,单位邀请和其他各式演出总共50余场次,观看人次达到超过15万人次。同时该县傩戏团多次利用节假日在街头表演傩戏,通过送戏进校园,和当地文体广电局联合举办傩戏面具雕刻培训班等方式,湄潭傩戏团为推进大众了解傩戏、发展傩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5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到遵义赤水拍摄电影《国酒》,湄潭傩戏团应邀演出其中的大量傩戏片段,这标志着湄潭傩戏得到广泛的认可。

  湄潭傩戏为何能在市井百姓中引起共鸣?是如何从无人愿看到走出国门的?中国傩戏协会会员、黔北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遵义师范学院教授刘丽诉分析说,贵州傩戏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派系和风格,安顺地傩是从军队祭祀中演变而成,道真傩戏更强调人和神灵的沟通,宗教的神秘主义色彩浓厚,湄潭傩则是走的傩戏中“阳戏”一派的路子,加入大量民间传说和故事,训导世人惩恶扬善、弘扬人间正气,符合老百姓在审美情趣,能带给他们心灵慰籍,接地气是它明显的特征,也是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流传的原因。

  湄潭傩戏从消逝的边缘走出来,一路兼容并收,融合创新,像一枝迎春花,经历寒流的洗礼,迎着春风怒放。(夏青 余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