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傩戏网整理:“王国华 德江傩面具雕刻师”文章,希望可以让你可以了解傩面具。原标题“德江傩面具古老表情背后的匠心”。
德江傩戏历史悠久,因其狰狞的面具,奇特的服饰,凝重的动作,古怪的言语和充满神秘的场景而独具特色。作为傩文化最直观的象征符号,傩面具的制作极为考究。
“我们雕刻面具,选材料通常是选这样一种柏杨树,这种树,它比较细腻、好雕。”王国华说。
王国华是德江县枫香溪镇的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傩面具雕刻师之一。
王国华说:“开始雕傩面具,是相当辛苦的,在很多方面都很吃力,器具使用也不熟练,我的大腿就被自己用力锉过一刀。你看我这手上经常都是一些疤痕,就是雕傩面具留下的疤痕。”
从粗胚到成品,精雕是关键。二十几件大小不一的锉刀,在王国华的手里,每一把都有它的用处。开始用“大家伙”锉,有了原型之后再用小刀精雕。按照“上部三寸三,下部三寸三,中间五五等,两边一样宽”的口诀,来精雕细锉傩面具的神态。
“雕这一个面具的成品,从头到尾要十二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精雕细刻,认认真真地把它雕刻出来,只有工艺上雕刻得好,才受傩艺师们的认可,才得到游客们的喜欢。”王国华说。
王国华从16岁起就接手这祖上传下的手艺,40年来,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家族延续百年的手艺。
“我们祖祖辈辈都做这门手艺,从我祖辈传到我这一代有300多年了,我是第六代传承人。”王国华说,“我从小就算得上是迷到这里面的,在这门艺术上,我是精益求精,每天每日的,都要为傩面具去创新和发展,想把它认认真真地做下去,如果下一代有人来学,我愿意把这它传承下去,把它发扬光大,让它不失传。”
由于德江傩戏历史悠久,原始性完整,民族特点突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戏种,人们从它的古老、古朴可以窥视到民族与民族间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古风民俗,它对民族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研究具有“活化石”意义。2006年,德江傩戏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省傩面具雕刻第六代传承人王国华,传承祖辈手工艺,雕刻傩面具已近40年。他的作品大胆夸张、生动灵巧、艺术气质独特。“雕刻傩面具,你首先要会跳傩戏。”在王国华看来,只有在跳傩戏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每一个角色,熟悉角色在傩戏中的姿态,才能雕刻得出角色的动态、表情和气势。
经过选料、下坯、放线、粗描、细雕、晾晒、上漆等20多道工序,栩栩如生的傩面具最终呈现。或写实,或抽象,面部神态精妙传神,象征着傩堂戏的不同人物性格。
王国华注册成立了德江县王国华傩面具雕刻有限公司,他牵挂家乡群众,带着村民一起雕刻傩面具。“我要把手艺毫不保留地传给学生们,让傩面具雕刻的传承绵延不断。”王国华告诉我们,他的心愿是让傩面具能成为在生活中流行的文化,不会失传。
来源:铜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