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傩
周南〔宋代〕
高明纾鬼责,奥渫费谁何。
儿女今无恙,街坊又进傩。
流的荧惑过,队仗史巫多。
求福吾能记,门前不用呵。
译文:
通过举行高明的傩仪,可以舒缓并减轻鬼神可能带来的责难与灾祸;在幽深曲折的街巷里,虽然费力但也要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得到傩戏的庇佑,不让邪恶有机可乘。如今家中的孩子们都平安无事,这得益于再次举行的傩戏活动,它像一股暖流般穿梭在街坊之间。
傩戏队伍中,灯火荧荧,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喜庆;队伍浩浩荡荡,史官与巫师众多,他们各司其职,共同演绎着驱邪纳福的古老仪式。我深知这样的仪式是为了祈求来年的福祉与安宁,因此,在仪式之后,我的门前自然无需再担心有邪祟侵扰,可以安心地迎接每一个黎明。
鉴赏:
周南的这首《驱傩》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民间举行傩戏驱邪纳福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诗句开篇即以“高明纾鬼责,奥渫费谁何”点明了傩戏的目的——通过高明的仪式来舒缓鬼神的责难,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得到庇佑,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力量的敬畏。
“儿女今无恙,街坊又进傩”一句,通过对比与叙述,既表达了傩戏给家庭带来的平安与吉祥,又展现了这一民俗活动在社区的普及与重要性。接着,“流的荧惑过,队仗史巫多”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傩戏队伍的壮观与神秘,灯火荧荧、队伍浩浩荡荡,史官与巫师齐聚一堂,共同演绎着古老的仪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热闹而又庄严的场景之中。
最后,“求福吾能记,门前不用呵”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傩戏效果的肯定与信任。他相信通过这样的仪式,已经能够祈求到来年的福祉与安宁,因此门前自然无需再担心邪祟的侵扰。这种对民俗信仰的坚定与执着,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寄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生动,情感真挚而热烈,通过对傩戏场景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民间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
作者简介:
周南(1159年-1213年),字南仲,号山房,平江(一作吴郡)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六年,年五十五岁。
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第。为池州教授,罢去。开禧三年,(1207年)试馆职。因对策诋权要,为言者劾罢。卒于家。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