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文献论文 >

喻竞:浅析贵州德江县土家族傩文化“上刀山”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3-06-27 08:33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中国傩戏网整理:喻竞这篇“浅析贵州德江县土家族傩文化上刀山的传承与发展”的论文仅供您参考。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了解傩文化的魅力吧。

前言: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贵州德江县土家族傩文化“上刀山”的发展演变过程、传承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等进行研究,为保护这一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土家族傩文化“上刀山”,可以把土家族的民俗进行更好的传播。

关键词:贵州德江县 土家族 傩文化 传承发展 上刀山

1 傩文化“上刀山”的溯源

傩文化的起源商周时期,在《论语》和《吕氏春秋》中有记载“乡人傩”和“有司傩”,是民间和官方的驱鬼除疫仪式。到周代的“大傩”是以巫术为手段,以五行相生相克为哲学理论行动研究。到汉代是就在傩的表演中融入了娱乐的特性。到宋代傩舞中带有了一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性舞蹈,同时吸收了当时社会的说唱、歌舞和杂技的长处,从而一直演变至今。“上刀山”也称“上刀梯”,是傩戏中非常独特的“绝活”,是土家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也是土家族众多的传统文化中最为惊心动魄,最令人不可思议,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的活动。

表1 “上刀山”传承面临的问题(90)

表2 发展趋势(90)

表3 “上刀山”的表演次数(90)

表4 了解方式(90)

表5 政府对“上刀山”的重视程度(90)

2 傩文化“上刀山”传承所存在的问题

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傩文化最大问题是传承的方式不对和传播的范围小,占比例48%,是占得最高的。可以反映出傩文化“上刀山”在传承方面没有加入现代化的元素,不懂得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没有进行专门的技艺讲授,导致吸收比较慢,使大众渐渐丧失兴趣;没有组织性的状态,使其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以前的拜师学艺是一种生存手段,而今随着傩事活动生存土壤的逐步消失,拜师学艺作为一种谋生的途径已不复存在。传承正在走向家庭化,而且这种家庭化的传承的继承者缺乏主动性,德江傩文化“上刀山”的传承面临严重危机。

3 影响傩文化“上刀山”的发展因素

从表2中的数据看出:维持现状比例占44%,说明了傩文化“上刀山”在发展方面做的还不到位,政府的政策和宣传,保护及护理方面是不够完善的。使傩文化“上刀山”处于一种止步不前的局势当中。虽然国家出台了各项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保护的政策,同时花费了不少的精力,财力、物力、人力来对这些文化进行修复、保护、传承,对传承者进行了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肯定。但是政策落实的不够彻底,地方政府对文化的挖掘不够,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政策不一,在管理体制上因局部利益二相互扯皮,相互推诿时常发生,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

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上刀山”表演次数4次以上占30%,1次占23%,2次占19%,3次占27%。由此说明“上刀山”开展还是有发展

表6 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课程(90)

的前景。但是数据同时反映出“上刀山”的开展还是存在着问题,比如表演次数开展少,没有一个固定的表演时间,宣传不够广泛,力度和强度不大。“上刀山”作为一个产业来看的话,整体的包装不是很好。

表4的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大众知道“上刀山”的渠道有三种:过关、规定表演、他人讲述,其中通过过关知道“上刀山”的占61%,规定表演占9%,他人讲述占30%。以上说明目前占主要的渠道方式是过关,因为过关是土家族人民通过办酒的形式“还愿”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导致了经济上的问题层出不穷,办酒的追风风气高涨。因此贵州德江县政府在近些年规定不是嫁娶和丧葬不能办酒。这样遏制了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没有一个好的引领方法,表演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创新,只会让文化止步不前或是遗失。

表5的数据分析出高度重视占的比例是17%,一般占50%,不重视占33%。由此说明政府部门对待“上刀山”这一文化的态度是随意的状态,然而态度是影响事物发展方向的,由于抱着随便的心态去对待傩文化的发展,就导致了傩文化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的组织当中,政府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带头者,没有组织、规则和领导导向,就像一盘散沙,握紧和放松都会流失,

4 针对傩文化“上刀山”是否能够进入学校可行性的分析

表6中可以看出同意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课程的想法占53%,对于民族体育文化更多的人都愿意去学习和传承下来。在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体育课程可以加速文化的发展,因为学校是体育文化力量的大军部队。目前在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非物质文化的体育课程,虽然有课余的学习,但是没有把它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那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5 结论

传承的方式不对和传播的范围小,在传承和发展方面没有加入现代化的元素,不懂得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没有组织,不主动积极。

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没有好好的利用宣传媒体设备,导致传播范围小。

政府的政策保护及护理方面不够完善,政策落实的不够彻底,地方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不够,体制不顺、职责不清、政策不一。

引领方法不科学,表演形式单一,没有利用好学校和学生资源。

6 建议

合理的改变传承方式,加入现代化的元素,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扩充传播的范围,建立有组织性的团队,提升参与者的主动积极性。

注重宣传推广的作用,加强宣传力度。好好的利用宣传媒体设备,对傩文化“上刀山”产业进行现代化的包装,适应现代对体育文化的追求。

完善政府的政策和宣传、保护及护理方面,加强政策落实彻底性,地方政府注重对体育文化的挖掘,政策与职责要分清。

探讨出一个好的引领方法,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利用好学生资源,开设非物质文化的体育课程,把它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

参考文献:

[1]庹修明.贵州德江土家族地区傩堂戏[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9(3):55.

[2]庹修明.贵州傩戏傩文化[J].文化遗产,2008(3):110-111.

[3]张月惠.简论傩戏与傩文化[J].艺文论文,2012(18):183.

G80A

2095-2813(2017)02(b)-021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211

喻竞(1985,4—),男,汉,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喻竞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贵阳 550014)

图片:新麻阳公众号   内容: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