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文献论文 >

陈嘉敏:江西万载沙江桥傩文化的传承与改革创新——沙江桥傩神寿宴田野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23-07-02 11:38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中国傩戏网整理:陈嘉敏发表的“江西万载沙江桥傩文化的传承与改革创新——沙江桥傩神寿宴田野调查报告”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喜欢沙江桥傩文化的朋友分享道朋友圈!

陈嘉敏(湖北工程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孝感 432000)

沙江桥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生态对沙江桥傩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自然生态通过影响沙江桥村民的生活习性来对沙江桥傩文化的实施产生间接影响,如地形限制村民的走姿,走姿反映到傩舞的步伐上,即地形对傩舞步伐实施间接影响。社会文化生态通过作用于沙江桥居民的心理机制对沙江桥文化实施直接影响,如地方经济发达时,傩班的道具和服装也能随之精致化,即经济对傩文化实施直接影响。沙江桥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对沙江桥傩文化实施影响的共同作用形塑了沙江桥傩文化的外部形式特点与内部意识形态[1]。本文将分述沙江桥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结构对沙江桥傩文化施加的具体影响,并通过沙江桥傩神寿宴来透视沙江桥傩文化的本质和内涵,以期深刻地感受到傩文化在该地域的影响力。

1 田野点概述

沙江桥是一座古桥名字,其于1949年以后改称池溪村,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内[2],此地民风古朴,生活方式较传统,至今仍流传着古老的傩文化。

1.1 沙江桥历史沿革

沙江桥受商周乐舞文化浸染颇深。从江西境内出土文物中属西周时期的铜铙、钟与甬钟数量多达七十几件,出土地址分布在吴城、修水、萍乡、新余、吉安、宜春等20多个县市地区[3],由此可知,商周文化影响已深入江西,其中就包括沙江桥。

根据万载县的历史沿革的史料可查证:

(清)《万载县志》:商祖甲二十八祀属吴,史祀世家泰伯之荆蛮自号句吴,周元王四年越灭吴属越,世家正义袁吉虞抚歙宣並越西境,显王三十六年楚威王灭属楚[4]。

据此可知,沙江桥曾为吴、越、楚属地,地理历史、国属环境复杂,商周、吴、楚、越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沙江桥具有多源头文化形态的历史背景。其中,商周的乐舞文化是沙江桥傩舞的基因,楚文化中的巫觋之风是沙江桥傩文化的源头。

1.2 沙江桥地理环境

沙江桥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其地貌特征为多山多水少田地的丘陵山区。

(清)《万载县志》:(万载县)在吴之头、楚之尾,山高水清,禾榖丰硕。地势隐然,负山带江。山水清隩,风气厚密。其地山多田少,河道縈窄,滩险石峻,艰于运输。万载当郡,北更北则宁州,境东上高,西浏阳,鵞鸛诸峯障之。

由此可知,万载县天然的地理环境较好,有山有水,谷物丰硕,但山多田少。单一的经济模式和生产资源使村民极为担忧大自然的阴晴雨雪,这就塑造了沙江桥村民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耕信仰。从“河道縈窄,滩险石峻,艰于运输”可知,万载县的交通状况并不理想,水路交通受河道窄、滩险、石峻等条件所限,陆路交通受山多田少的地势特征所限。时至今日,沙江桥所在的池溪村主要交通方式仍为陆路交通,主要干道仅万上线1条,交通较为闭塞。

另外,经田野调查与傩班成员口述得知,现在大多村民仍在从事农、林业种植、手工艺活或简单的体力劳动,情况好些的一般做些零售的小生意,也有合作经营小型爆竹场等地方特色产业。

综上所述,万载县内交通条件有限,村民的生存模式较单一,万载县整体经济发展较慢,这使得当地文化因囿于本土环境而基本保留了较传统的面貌,如沙江桥傩文化被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除场面没有以前盛大、隆重,仪式过程没有以前繁复、冗长外,傩舞、傩仪的流程、顺序、表现形态等基本与新中国成立前无异。

1.3 沙江桥人口结构

池溪村有一个声名显赫的宗族大家——丁氏宗族,被当地人称为“沙桥丁家”或“池下丁家”,该姓氏占池溪村总人口中的比重最大。

关于“沙桥丁家”的历史沿革,民间文献《万载沙桥丁氏族谱》中有明确记载:

周初,姜尚(字子牙)佐武王伐商有功特留为太师,受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姜尚令子伋就国,卒谥丁公。姜尚长子伋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此是丁氏得姓之始。丁姓历世相传至东汉,丁氏后裔丁耀为豫章太守时,为避魏乱,弃官居南昌之蠺石,丁耀则为江西有丁姓之始。丁耀第五子丁定夫后又迁高安居住,是高安县丁姓之始。

丁定夫之后裔丁济文又于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由高安迁来万载之沙桥。因而池溪村丁族,皆称丁济文为沙桥之始祖。

由此可知,丁氏源于周初,江西丁氏起于东汉,沙桥丁氏起于元代泰定年间,丁氏济文公为万载沙桥始祖。

另外,池溪村丁氏宗祠——泰辉祠的木刻史料明确记载(见图1)。

图1 丁氏渊源

(丁氏溯源)耀公隐居南昌以后生六子,五子定夫公于公元211年娶南昌令王邦之女为妻,随妻居高安火石丁坊,在高安传至35世孙济文公,于公元1328年迁居万载沙桥,为沙桥始祖,济文公生聪,聪生四子,泰辉、光辉、和辉、季辉。

由此可知,沙桥始祖丁济文有一独子丁聪,丁聪有四子:丁泰辉、丁光辉、丁和辉、丁季辉。综田野调查资料可知,泰辉、光辉、和辉、季辉四子共同构成了沙桥丁氏的四房。

(民国)《沙桥丁氏族谱》:……历年傩神祠、永泰庵大小宗宇迭次捐输,赀财未免告匮,幸大祠尚有余金,各支会众各户殷实,与凡合族之小康者,竭力科费……

据《沙桥丁氏族谱》的记载可知,傩神庙为沙桥丁氏所建,傩神庙自建庙开始便为沙桥丁氏管理。此外,雇人守祠、祭祀、筹办傩神生日,添置跳傩的服装、道具和活动安排等,都归丁氏宗祠管理。跳傩和傩神生日收的红包、善款也都归丁氏宗祠调用。“沙桥丁家”掌握着沙江桥傩文化的所有权、支配权、管理权,负责操持傩事的团体叫作“傩班”。以前,傩班是由丁氏四房的成员每年轮换一次地轮流主持,现在已变成自愿或族内商议的形式规定傩班的主持者,近年固定由丁冬生操持。

2 沙江桥傩文化

沙江桥傩文化是兼具传统性与地域性的民间祭祀文化,由傩仪式、傩舞、傩班、傩神庙、傩面具、傩神等文化形态构成。其中,傩仪式与傩舞是傩文化得以传承与传播最重要的活态证据,依托傩班进行家族内部的代际传承与地域间的文化传播活动,沙江桥傩神庙是沙江桥傩文化中具有神圣意义的 “文化空间”[5],也是沙江桥傩文化表现活动的传统场所[6]。傩面具是傩的图像符号,傩班成员于特定时间下的文化空间中,通过一系列神秘的傩仪式后,戴上傩面具,这时傩面具被赋予超自然的威力,傩班成员的身份便从人转换为神。因此,傩面具是法器,象征着一种神圣的通灵力量,也是图腾崇拜的延续[7]。傩神是傩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满足了信士对驱鬼逐疫、求平安、祈福的愿望。

下文将分两个部分内容叙述沙江桥傩文化:第一部分为傩仪式与傩舞,第二部分为傩神庙与傩神。

2.1 沙江桥傩仪式与傩舞

沙江桥傩仪式有“开傩”“出案”“行傩”“接傩”“傩神安座”“跳傩”“扫屋”“封案”8个环节,其中,“扫屋”是应信士的需求而执行,并非固定流程[8]。

“跳傩”就是傩舞表演,所占时间最多,也因其表演性强而最受村民们喜爱,傩班每跳到哪里,都会有村民将表演区域围得水泄不通(见图2)。

图2 村民们围观沙江桥傩舞

(清)《万载县志》:“傩神庙”祀杨吴将军欧阳晃。凡八:一耕畲埗名耕畲廟;一范塘;一沙江桥名沙江祠,明初丁姓建,国朝嘉庆间重修。

据清同治年间的《万载县志》记载可知,沙江桥丁姓人家于明初建了一座“傩神祠”,嘉庆年间重修此祠。又据傩班成员介绍当地先有傩后建庙,故可判定沙江桥傩舞最晚发源于元末明初。

体育教师必须从上述原因出发,找寻合适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克服抵触情绪。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实施中长跑教学:

沙江桥傩舞也称“跳魈”,含24个角色和17个具有完整意义的节目,17个节目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如按表演风格可分为文傩与武傩;如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开口傩与闭口傩。沙江桥开口傩属于万载傩戏,而万载傩戏已于2008年被收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2 沙江桥傩神庙与傩神

傩信仰普遍见于以“稻作文化”为基本的中国南方农村,这与以“游牧文化”为基本的中国北方农村流行的萨满信仰一同构成中国的民间祭祀文化系统[9]。傩文化始终紧密附着于民间文化,受地域限制分化、传衍成各异的表现形态与生存状态,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为,傩信仰没有具体的教义,也没有统一供奉的傩神,而是各地按照本土的风情习俗和人文背景选择出崇拜的人物作傩神[10]。

2.2.1 沙江桥傩神

沙江桥傩神庙供奉的傩神名叫欧阳金甲大将军,也称欧阳得胜大将军,沙江桥村民会亲切地称为“傩神老爷”或“傩神菩萨”。

欧阳金甲大将军本名为欧阳晃,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将军,因保护一方平安有功而被村民们敬仰,其功绩经口口相传后逐渐被神化,欧阳金甲大将军便成为当地文化中具有不可撼动地位的神灵。雕刻傩面具的师傅们以沉香木为料,雕刻出欧阳金甲大将军的神像(见图3)被供奉在沙江桥傩神庙中,受百姓们的香火。图中见到的是十一尊傩神像之首——“老大爷”,其历经盗窃、丢失、损耗后于近几十年改用香樟木雕刻的新神像。

图3 沙江桥傩神像:老三爷(左)、新大爷(右)

“傩神老爷”是沙江桥傩班及村民对十一尊傩神的尊称,是沙江桥乡俗文化中对欧阳金甲大将军及其麾下将领的俗称,有时村民们也将其称为 “大菩萨”。沙江桥的傩神老爷是老大爷、新大爷、二爷、老三爷、新三爷、四爷、五爷、六爷(2019年沙江桥傩神庙新增此傩神)、王将军、老四娘、新四娘的代称。傩神老爷在沙江桥傩文化中既是受香火、保四方的傩神,又为傩舞节目《团将》中的主要角色。

据沙江桥傩班 “案东”(沙江桥傩班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傩仪中负责念咒文、“香案”等祈词)丁冬平口述:相传“老大爷”原型为高氏始祖之一——高卢松,平日常在庙里歇坐,高卢松面相为福相,修神者碰到他便问他是否有意成神,他本人确有此意,修神者便嘱托他回去洗净身子做准备,届时家人千万不可伤心哭泣,否则此举作废。时日到了,高卢松便于躺椅上慢慢睡去,成了神。高卢松成神后几日,一位携着沉香木料乘船的人将木料遗落入河中,再捞起搬运时因难以承载,便将沉重的木料停在了沙江桥傩庙门口,这便顺其自然地成为傩神像的木料。丁冬平讲完这个传说后,还补充说道:因用高卢松的面相雕刻傩神像,高氏与丁氏还因神像的归属权起过一些争执。

2.2.2 沙江桥傩神庙

沙江桥傩神庙位于池溪村东部,坐西朝东,是供奉傩神欧阳金甲大将军的特定场所,是傩神接受信士朝拜的特定场所,也是傩文化根植的文化空间。

经2019—2021年间数次田野调查可知,沙江桥傩神庙外观维护尚佳,保持着沙江桥傩文化空间的功能,除所置总兵、土地神像遭盗窃外(已重做),其余陈设基本照旧。

沙江桥傩神庙前后共3进,从外到里分别有戏台、观戏台与前厅,中殿(见图4)和后殿(见图5),每块区域的陈设与所具文化功能都不同。

图4 沙江桥傩神庙中殿

图5 沙江桥傩神庙后殿

戏台在傩神庙的两扇门中间,以前是专用于跳魈的区域,现在闲时用来搁置杂物,开庙门时有乐队在台上演奏,为表演区域。观戏台位于傩神庙二楼,通过傩神庙门旁的楼梯可以到达,但楼梯的木头已腐烂,再没人上去过。戏台前是一处天井,为沙江桥傩神庙的前厅,供信徒站立、逗留。

前厅往里是傩神庙的第2进,为中殿,正中设有香案,香案左边为观音,右边为华佗仙师。中殿香案正上方悬挂有3块牌匾,正中的牌匾上写有“光绪二年岁次丙子仲春月谷旦,敕封沙桥傩神,信人泰和号、多直、贞承,陈任元、珠亭、丕承,丁多坤、贵成、增妹敬酬”字样;左边的牌匾上写有“敕封沙江桥欧阳金甲大将军,蔭托帡幪,芳国、安民堂、丁国承、宗池……敬献”;右边的牌匾上写有“敕封沙江桥欧阳金甲大将军,威宣戈盾,龙秉章、丁信初、丁松承、丁树照、丁金龙……易氏敬献”。

中殿和后殿之间由一排木门隔开,后殿设有一个高大的神龛,神龛前有一香案,上面安置着欧阳金甲大将军的神牌。后殿还设有左、右偏殿,分别安置着总兵神像和土地神像。

3 沙江桥傩神寿宴仪式流程

农历九月初一,是江西万载沙江桥傩神的生日,于当地傩神信仰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每年农历九月初一前后几日要完成傩神老爷诞辰的相关祭祀、朝拜与宴酬活动。万载县除沙江桥傩班有傩神寿宴的说法外,桐树江傩班、石脑背傩班也有此传统,其中桐树江傩班傩神生日为农历九月初十,石脑背傩班傩神生日为农历八月十三。

沙江桥傩神欧阳金甲大将军的诞辰为农历九月初一,从八月三十起,庙里便开始迎宾接客,做准备工作。傩班成员纷纷集合于傩庙内,将傩庙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写新对联,等待请走傩神的人家将傩神送回庙中(见图6、图7),这一天是一年之中唯一能够见到所有傩神复归并齐聚于傩庙的机会,十一尊傩神分前后四排置于神案上,“老大爷”庄严、威武位于主神居第一排正中的位置,这一天对傩班、村民、信徒与研究者而言,都是不可错失的珍贵时机。

图6 村民送回傩神像

图7 村民送回傩神像

傩神生日庆典于九月初一清晨正式开始,进入傩神庙的小路路口置有充气式的弧形横幅,上面写着“生日庆典”字样。沿着小路的小土坡,迎着融合香烛气味和纸灰的风走近傩庙,傩庙门口每3步有1家卖纸钱、香烛、鞭炮的摊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信徒中不乏早已准备好供品的人,但也有不少于摊贩上即时购买的人。

备好供品,进入傩庙,傩神寿宴的仪式活动就开始了。先到傩神庙第3进的享堂神牌前,面对神龛借香案上的烛火将香点燃,跪于蒲团上敬拜诸十一尊神,上三炷燃香于神牌前的香炉中,便起身转到左偏殿,敬拜总兵,再到右偏殿,敬拜土地,亦分别上三柱燃香。

返回傩庙第2进,于正堂香案右拜观音并上三炷燃香,于香案左拜华佗仙师并上三柱燃香。傩庙空间有限,第二进中并未设置偏殿,只是将正堂十字划分的左右两点上放至了“弥勒佛”与“药师佛”的神龛与香案。于是,上正堂左拜“南无阿弥陀佛”,在正堂右拜“消灾延寿药师佛”,并分别留三炷香。

最后,退回傩庙第1进——前厅,于天井前,敬拜天与地后将手中的燃香尽数插入香坛,将纸钱抛入傩神庙前已经烧成山的纸灰与火焰堆中,这之后,就可以返回正堂香案前求签。沙江桥傩神庙中有两种签可以求,一种为占卜,另一种为求药方。两种签置于两个签筒中,信徒们通过作揖以示敬意后便开始摇动签筒,直至有且仅有一支竹签掉落在地时动作方可暂停,评断这支签是否为傩神对求签者的旨意需要通过卜卦知悉,信徒将以竹根为材料的 “筊杯”跌于地面,卦象为“圣卦”(“筊杯”随机跌成一正一反的状态,即一“阴”一“阳”,为“圣卦”),签才能作数。作数的签拿到取签处(见图8),由傩班几位负责人帮助取得与竹签标注数字相对应的签象,并由负责人向求签者解析。

图8 取签处

大多数信徒解完签后都会到功德捐款处(见图9)留下一笔钱,这是沙江桥傩班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信徒们对傩神敬奉的表现。

图9 功德捐款处

4 结语

沙江桥傩神寿宴是透视沙江桥傩文化本质、内涵的着眼点,通过特定时间的田野调查,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傩文化在该地域的影响力,并了解傩文化在此地域的发展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认识到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筹办傩神寿宴的意义与目的。

首先,傩神寿宴是沙江桥傩文化中的重要节庆,是一年一度的十一尊傩神像聚于一堂的日子,信士们择此吉日到傩神庙祈福、祭拜,以此寄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傩神寿宴是联系傩文化与信士的重要节庆。并通过这种重大活动,引起远近村民的关注,从而扩大傩文化的影响力和存续力。

其次,沙江桥傩文化自明初起便由沙江桥丁氏负责传承与维护,如傩神庙的修葺、傩仪式的操办、傩舞人员的组织等,这些事务都需要经济基础做支撑。傩神寿宴时设立的“功德捐款处”就是为了筹集款项以用于傩神庙和傩文化活动的日常开销。同时,沙江桥本土的爆竹业和售卖香烛的零售商也能在民俗节庆中赚取利润。

最后,沙江桥傩文化是池溪村的传统文化,虽具有民间祭祀文化特点,但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远近村落、城镇的人群所认同、接纳,使得沙江桥原住民增强了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傩神的香火延续意味着沙江桥村民的身份认同感也在延续。

总而言之,傩神寿宴有3大功能:第一,强调傩文化认同感,维持傩文化活力;第二,为傩神庙筹款以继续维护沙江桥傩文化;第三,增强原住民的文化自信与身份认同感。

作者简介:

陈嘉敏(湖北工程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孝感 432000)

来源: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