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名词百科 >

南坑车湘傩舞

发布日期:2024-11-22 15:35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芦溪南坑车湘傩舞,芦溪傩以车湘傩为代表,因它有傩庙、傩面具、傩舞,“三宝俱全”,在中国国内也是罕见。其中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傩面具有500多年的历史。

历史起源:

车湘傩位于芦溪南坑镇南坑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车湘傩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始建于唐代的傩庙古朴雄壮,傩舞粗犷诙谐,傩道具、面具、服饰更是庄重古朴。

傩庙中至今保留了一套民国辛已(1931年)冬月沐恩居士周瑞华敬献的短装,所存最早面具迄今已有400余年,堪为古文化之瑰宝。

巡回演出:

1986年,车湘傩庙重建,恢复傩班,是萍乡当时恢复最早、傩舞传承人和傩舞队员最多的傩庙。自1990年以来,曾接待过法国郭安博物馆馆长班巴诺、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和各级媒体、大学、团体等100余次的参观和采访。1994年应邀到秦皇岛南戴河,为“中国万博文化城”的开城大典做傩舞表演达一月之久,至此车湘傩声播全国,曾无数次应邀参加省内外演出。为赣傩和萍乡傩展示了光彩。

发扬光大:

1986年,车湘傩庙重建,恢复傩班,是萍乡当时恢复最早、傩舞传承人和傩舞队员最多的傩庙。自1990年以来,曾接待过法国郭安博物馆馆长班巴诺、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和各级媒体、大学、团体等100余次的参观和采访。1994年应邀到秦皇岛南戴河,为“中国万博文化城”的开城大典做傩舞表演达一月之久,至此车湘傩声播全国,曾无数次应邀参加省内外演出。为赣傩和萍乡傩展示了光彩。

完整传承:

车湘傩保留了出洞、入洞、出行、逐疫等整套傩仪;保留了将军搁剑、赞土地、判官抓鬼、太子习双刀等21个古傩舞;保持了一支160人左右的傩舞总队,有老年、中青年、女子(演出专用)、少年傩舞队。耍傩时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进行,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且含有一定的意义,必须符合“天圆地方”的规则。同时,口里不停地喊出句句“傩语”,以表示打鬼驱邪的激烈程度。由这些特点,形成了南坑傩舞庄重、古朴、豪放、剽悍、洒脱的舞蹈风格。

艺术瑰宝:

车湘傩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始建于唐代的傩庙古朴雄壮,傩舞粗犷诙谐,傩道具、面具、服饰更是庄重古朴。傩庙中至今保留了一套民国辛已(1931年)冬月沐恩居士周瑞华敬献的短装,所存最早面具迄今已有400余年,堪为古文化之瑰宝。当地无论童叟,均会耍傩,成为群众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傩班应乡民之约,戴着香樟雕刻的各种面具、燃放鞭炮,抬着傩王爷上轿,点着香火,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去“扫堂”(意为驱逐邪祟)。

发展历程:

2005年在南坑镇中联办 “芦溪县南坑少年傩舞培训基地”和 “少年傩舞教学示范点”,培养了大批傩舞预备队员。

2010年车湘傩舞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车湘傩神庙被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授予第一批“中国·萍乡重点傩庙”。

2019年车湘傩文化列入萍乡市乡村旅游的重点,并由南坑镇列入十四五建设规划,在南溪河西岸建立以车湘傩文化为主,并融入南坑民俗文化的车湘傩文化民俗生态园。

2020年建成傩文化馆,傩舞(萍乡耍傩神)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含南坑车湘傩舞)。

2021年5月24日国家文旅部正式发文。

社会荣誉:

2010年,南坑车湘傩舞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文化厅入选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又被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命名为“中国萍乡重点傩庙”。

2021年,萍乡傩舞成功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承人李修明

1946年4月生,萍乡市芦溪县人,2016年12月被认定为芦溪南坑车湘傩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他1968年至2000年担任南坑镇车湘村党支部书记、镇办企业书记和工会主席,一直是车湘傩舞的主要组织者;2000年退休后,任芦溪南坑车湘傩舞管理协会会长。他熟悉车湘傩舞表演技法、伴奏音乐,这有力支持了其工作,其将原来的一个傩舞队,发展成现在的四个傩舞队——老年人、青年人、妇女、少年傩舞队,并带领他们参加各地的文艺表演活动,其中少年傩舞队荣获2005年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民间艺术表演优秀表演奖。

来源:非遗网、今日南坑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