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出版物 >

巫允明著:《中国舞蹈考古——以文物鉴史》

发布日期:2023-11-23 11:23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图像学已被人文科学研究领域所广泛采用,这一点也给舞蹈史研究带来了一个重要启迪。出于历史学科研究“以物鉴史”的原则,对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也应在针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人文背景及同期有关舞蹈文物为鉴的前提下,采取“历史学”“考古学”和“艺术史学”三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来尽力保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

《中国舞蹈考古——以文物鉴史》一书,按照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在以文物资料为据的“考古学”基础上,以“舞蹈学”的视角,通过贯穿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末近七千年历史的四百余张具代表性的新颖文物图片,以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字,对中国古代各时期政治、文化及与舞蹈艺术本体特征有关的文物形象资料,进行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考述与展示,达到以不同时代各类文物上的“舞蹈图纹”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与其职能,鉴证和丰富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的目的。

目 录

序 巫鸿

前 言

第一章 新石器时期的“乐”与“舞”

一、 “骨笛”与“陶埙”

二、 “岩画”与“地画”

(一)山岩上的先民舞蹈

1.内蒙古阴山岩画

2.新疆呼图壁岩刻画

3.广西宁明花山岩画

4.云南沧源岩画

(二)地面上的祭祀舞蹈“画像”

三、 《女神庙》的启迪

四、 以“舞蹈纹”为饰的彩陶器皿

(一)青海大通县《五人连手舞蹈纹彩陶盆》

(二)广东曲江县《五人连手舞蹈纹彩陶片》

(三)甘肃武威市《九人连手舞蹈纹彩陶盆》

(四)甘肃会宁县《五人连手舞蹈纹彩陶盆》

(五)青海同德县《十三人连手舞蹈纹彩陶盆》与《二人抬物彩陶盆》

(六)青海乐都县《舞蹈纹单耳高颈壶》

(七)甘肃酒泉市《三人长裙舞蹈纹彩陶罐》

第二章 先秦的“乐”与“舞”

一、 夏代的“礼乐”

二、 商代的“雅乐”

(一)商代的“磬”与“铜鼓”

(二)甲骨上的“舞”字

三、 周代的“舞蹈”形象

(一)《圆圈舞铜扣饰》

(二)铜壶上的“舞姿”

(三)漆画“舞”与“武”

(四)《神兽鼓舞图》

第三章 汉代浓墨重彩的“乐舞百戏”

一、 岭南文物上的舞蹈文化

(一)滇人“扣饰”上的舞蹈

1.石寨山出土的“鎏金铜扣饰”

2.《青铜舞蹈圆盘》

(二)“铜鼓”及“铜鼓”上的乐舞图纹

1.世界最早的“铜鼓”

2.“铜鼓”上的乐舞图纹

·云南开化铜鼓上的“乐舞”

·广西罗泊湾铜鼓上的“羽人舞蹈”

·云南晋宁铜鼓上的“乐舞”

二、 墓葬中异曲同工的“乐舞百戏”

(一)画像石上的“乐舞百戏”

1.山东的“乐舞百戏”

·沂南“乐舞百戏”

·滕县“乐舞图”

·济宁《出行、献俘、乐舞图》

2.四川的“以舞相属”

3.河南的《许阿瞿过生日》

4.陕西的“彩绘石刻”

(二)壁画上的“乐舞百戏”

1. 河南新密县打虎亭《宴饮百戏图》

2. 山东东平汉墓“乐舞”壁画

3. 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百戏”

(三)器物上的“乐舞百戏”

1.朱漆樽“三人舞”

2.“摇钱树”上的“乐舞杂技”

3.“舞人”与“舞俑”

第四章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乐舞”遗存

一、 三国时期的东吴“漆画”

二、 两晋时期的“乐舞”

(一)魏晋时期

1.河西走廊“乐舞”杂陈

2.高句丽古代“乐舞”

(二)东晋十六国时期

1.丁家闸晋墓“乐舞”壁画

2.新疆阿斯塔那墓“乐舞”壁画

3.《洛神赋图》中的“建鼓舞”

三、 南北朝时期

(一)北朝时期的“乐舞”

1.北魏的“乐舞”

2.北齐的“乐舞”

3.西晋的“乐舞”

(二)南朝时期的“乐舞”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辉煌“乐舞”

一、 隋 代

(一)嘉祥英山隋墓壁画“乐舞”

(二)安阳张盛墓“乐舞俑”

(三)虞弘墓中的《胡腾舞》

二、唐 代

(一)石窟壁画上的“乐舞”

1.敦煌莫高窟

·第 220 窟壁画“经变图·乐舞”

·第 112 窟壁画“经变图·乐舞”

·第 156 窟壁画“出行图”

·第 445 窟壁画《婚宴图》

2.敦煌榆林窟

3.克孜尔千佛洞

·第 77 窟壁画“舞帛人”

·第 8 窟壁画《舞师女作比丘尼缘》

·第 98 窟壁画《天宫伎乐图》

·第 76 窟壁画《乐舞供养与佛传图》

·第 135 窟壁画“伎乐天人”

4.库木吐拉千佛洞

·第 73 窟壁画《乐舞图》

·第 63 窟壁画《梵志燃灯供养图》

(二)墓葬中的“乐舞”壁画

1.陕西省唐代墓葬壁画

·韩休墓壁画“乐舞图”

·李寿墓石椁“乐舞图”

·郜夫人墓志边饰“乐舞图”

·苏思勖墓壁画“胡舞”

·陕西执失奉节墓壁画《红衣舞女》

2.宁夏石门“刻画”

(三)世界屋脊上的“乐舞”壁画

1.古格王朝壁画“庆典图”

2.寺院“乐舞”壁画

·大昭寺壁画《逗牦牛舞》

桑耶寺金城公主殿壁画

(四)唐代“乐舞俑”集萃

1.美轮美奂的唐代“乐舞俑”

2.阿斯塔那墓的彩色“泥俑”

(五)器物上的“胡乐”“胡舞”

1.生活器物上的“乐舞”

2.舍利盒上的民舞《苏莫遮》

三、 五代十国

(一)绘画中的“乐舞”

1.“民俗风情”壁画

2.《韩熙载夜宴图》

3.《卓歇图》

(二)墓葬中的“乐舞”雕塑

1.后梁王处直墓《散乐图》

2.后周冯晖墓“彩绘浮雕”

第六章 宋、辽、金、西夏的舞蹈形象

一、 宋代的舞蹈文化

(一)壁画上的宫廷“队舞”

(二)石刻上的民间“舞队”

(三)民间“社火”《灯戏图卷》

(四)器物上的婆娑舞影

二、 辽代“乐舞”与“社火”

(一)墓葬壁画“散乐”

(二)石刻上的“乐舞”

三、 金代“乐舞”与“社火”

四、 西夏的洞窟与石刻“乐舞”艺术

第七章 元、明、清舞蹈遗痕

一、 元代的“乐舞”艺术

(一)砖雕俑对元代“乐舞”的启示

(二)元代绘画中的“乐舞”

二、 再现中原文化艺术的明代“乐舞”

三、 清代的“乐舞”艺术

(一)宫廷乐舞

(二)民间“社火”

参考书目

跋 黄惠民

后记


 

 

作者简介

巫允明

汉族 江苏省句容市人 1940年11月出生于云南昆明市。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及“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学者,曾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研合作项目 《中国当代舞蹈精粹·系列科研视片》、《中国舞蹈艺术通史·图录》199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

出版个人专著:《神州舞韵》、 《永久的记忆——川西北羌藏文化民俗图集》 ,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 《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于 2011年获 “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2013年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论文 《华夏文化对美洲印第安人古代文明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初探》于 2012年获“中国文联第八届‘文艺评论·文章类’一等奖”, 纪实性影视短片 《土族传统仪式“跳於菟”》 于2015年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影像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