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快讯 >

辰州傩戏以其古朴丰厚的魅力 震撼着现代人的心灵!

发布日期:2024-04-11 15:47 来源:湖艺文艺社公众号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中国傩戏网整理:原标题《遇见非遗:辰州傩戏》,来源湖艺文艺社微信公众号,

它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之地

也是巫傩传承的野性沃壤

更是少数民族多元文化

并存的“文化保险箱”

在这里武陵山与雪峰山等山脉

成为了塑造这片秘境最重要的大门

这,便是神秘湘西

一片从古至今都充满悬疑与惊叹的土地

傩戏是我国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起源于远古时代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

在湖南的西部,因为“五溪蛮地民族群体”的自然生态环境、上古神话传说、社会人文环境,交融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之情,培育了湘西地区神秘、怪诞、质朴的巫楚文化。

而在此的古人创造了独属于这方天地的—辰州傩戏,它生动记载了这里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价值取向

辰州傩戏是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而每一个面具的制作工艺流程都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从开始选材到登台亮相,这每一步都包含了古人的智慧,同时它也是一台傩戏的关键所在

01.选材取样

傩戏面具非常讲究木材选用,多选用白杨木,柳木为原材料。因白杨、柳树的木质密度好,不易开裂,同时民间认为这两种木能避邪,带有除魔纳祥之意。然后根据所刻面具的大小、形状、长短,再用锯子将木材按尺寸锯断,从中劈破成对称的两块木用于雕刻

02.画形雕刻

按傩戏中所需人物的脸形状,在每节木梢上画出脸谱面具的轮廓。接着根据脸谱轮廓形象,按人头比例,把眼、鼻、口、耳、头饰等雕刻出来

03.挖瓢打磨

将雕刻好的毛坯面具背面进行适当挖成瓢形状,直挖到面具戴在人的脸上能看见东西而且感到舒适为止。再把已雕挖好的面具,用刮刀、瓷片、粗细砂布进行打磨光滑为止

04.油炸生漆开光

将已打磨好的面具放在70度左右的桐油锅内进行油炸,待面具被木桐油炸透后再捞出来冷却凉干之后,有的可用生漆连漆两道再凉干,使面具永不变形变色。最后将凉干后的油炸傩戏面具用细砂再打磨一次,然后上光油开光,即成傩戏面具

傩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

每一个傩戏面具背后都代表了

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神明的理解

对于这一方天地之间的理解

也包含了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好祈愿与祝愿

1.傩公、傩婆

红脸男性;白脸女性,任何一坛傩戏首先要在傩堂正中供奉他们,他们才能保佑这坛傩戏顺利进行,也才能达到目的

2.报府三郎

专门来往通报消息的小神,傩坛的通讯员,类似于现今剧团的主持人。面具形象机灵、乖巧,下巴可上下活动

3.魁星

北斗七星的首位星辰,主宰文运的神灵,表达着乡民考生定能高中的美好愿望。根据他的造型,民间又附会了他的身世,说他原来是个凡人,长得丑,但有才学、有智慧,发奋考中了状元,后来升天成为魁星,主管功名

远古时代,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使得人们对各种天灾和瘟疫充满了恐惧,认为是鬼神作祟,比如瘟疫是“疫鬼”造成的。在这种原始的宗教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巫术在民间广为盛行,并产生了傩祭这种祭祀形式

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汉唐时期产生了傩舞。傩舞的产生,意味着傩祭不在只是单纯的驱鬼活动,其中增加了不少娱乐性,如喷水画符、捞油锅、捧炽石、滚榨刺、过火炕、过火海、跺火砖、吞火吐火、咬铧口、踩刀梯等

傩戏演员多是巫师出身,剧目又多是带有宗教色彩,其表演具有浓烈的宗教风格。让原本具有独特色彩的傩戏,充满了迷雾的气息

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人们思想上的宗教意识相应减少,而娱人庆典的气氛却日益增多,最终将是宗教成分的完全消失,变成纯粹娱人取乐,供人消遣的戏剧

但傩戏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特征,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对于思想文化的相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傩戏

古风悠悠

辰州傩戏以其古朴丰厚的魅力

震撼着现代人的心灵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

更是宗教情感需求的形式

如今在时代的路口上

我们应该怎么让

这远古的声音世代相传

永不消失了

出品: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数字产业学院文艺部  文稿:李伟航、杨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