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快讯 >

“中国傩戏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傩戏学研究会 2024 年年会”即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

发布日期:2024-10-17 14:09 来源:屯堡傩雕文化艺术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中国傩戏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傩戏学研究会 2024 年年会”即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这是中国傩戏学的一次盛会,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会。是傩学会、学校以及各研究傩文化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化传承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实际行动。主办方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了能全面系统地展示和呈现中国傩文化,向国际友好国家文化友人展示悠久且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精心谋划和思考,结合展出场地的实际,拟计精选贵州、四川、广西、西藏、湖南、安徽、江西、甘肃、云南九个省的傩文化汇聚一堂,将通过傩文化图文展示、傩面具展览、傩戏剧种演出、制作傩面、学术交流等多远模式展览展出,并线上线下传播交流等,算得上是史无前例的傩文化“国礼”傩文化盛会(展)。

贵州是中国傩文化大省,傩文化种类最多,保留最完整,面具数量最大,研究学者最多、传承人最多的省份,也是传承保护傩文化并利用傩文化结合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走在前列的省份。因此,贵州傩文化必将是此次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傩文化将借助此次盛会绽放出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傩面具,通过展出的傩面具去讲述贵州的傩文化历史。

  承蒙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和主办方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信任与抬爱,负责傩面具展厅--贵州傩面具剧种展板和傩面具制作工坊工作。

  为了能尽可能全面系统将贵州傩面具文化展示于全国乃至世界的傩文化爱好者,笔者首先从贵州的傩文化剧种来考量,结合近代以来的贵州傩文化研究,拟选了地戏、端公戏、阳戏、撮泰吉、傩堂戏傩文化剧种。根据主办方提供的信息来说,每个省的只能展出两块展板,而贵州的傩文化种类多,除了撮泰吉之外,均有成百上千个人物面具造型,加之由于区域和民族的文化特性,就是同一个角色的神祇或者人物面具,不同的剧种也有不同的造型和颜色,同一个剧目不同的艺人制作出来也有不同的差异,因此,除了考虑种类代表之外,还要综合考虑每个剧种的代表性面具,而且,也还得从展板的客观视角效果去考量,比如颜色的搭配,角色的代表,文化共性以及民族习俗等多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地戏面具中的正反武将(老将、少将、女将、小军、动物、道人),文武之别的文将代表,主次之分的土地、和尚、老者、太婆等。地戏面具中的主要历史人物面具,由于演出剧目繁多,从《封神》到明朝的《英烈传》,涉及的历史人物数以万计,因此,又还得围绕着家国情怀的剧种涉及的英雄人物去进一步考虑,从全国民众所熟悉的历史来讲,《三国》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举国上下均熟悉,而从家国情怀的忠孝仁勇进行文化宣传,势必又要以《精忠转》的岳飞和《杨家将》杨六郎和穆桂英为代表忠君爱国进行择选。上世纪研究地戏以来,由于各种因素,很多人误以为地戏只有武戏没有文戏,因此还得考虑文武戏的面具代表。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傩文化剧种已面临传承危机,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将傩文化引入景区,在宣传时只注重文化表演代表性,忽视了传统剧种的文化内涵,尤其是类似鸦片壳壳、土地、麻和尚等角色面具在人们生活中社会教化内核的文化价值,因此,通过综合考虑,选择了麻和尚、鸦片壳壳、笑嘻嘻、小歪歪、正反小军、军师、刘备、关羽、张飞、罗成、蔡阳、穆桂英、杨六郎、孟良、秦叔宝十六副面具。

撮泰吉是贵州彝族人民的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祈愿人畜兴旺、风调雨顺植根于彝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中。有阿布摩、阿达姆、麻洪摩、嘿布和阿安五个面具,择选了三个代表。

傩堂戏和阳戏傩班之多,面具文化非常丰富,演出流程、冲傩、还愿、上刀山、下火海、杀鸡复活等文化内容之精妙而神奇,傩公、傩母、开山莽将等面具和神祇看似同出一脉又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比如说黔北的傩面具以山王和活口为代表,德江的傩面具以开山莽将、判官独具风格,综合考虑,拟选了傩公、傩母、山王、开山、判官、土地、秦僮、秦僮娘子、太婆、先锋小姐、灵官、甘生十二副面具。

端公戏和阳戏面具,阳戏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大孝记》、《蟒蛇记》、《恩哥记》、《征东》、《征西》、《薛刚反唐》、《唐王落难》、《穆桂英》、《孟姜女》等。由于岑巩、湄潭等地的阳戏面具和傩堂戏面具有很多雷同,故而以福泉阳戏和清镇端公戏为代表的甘生、关公、文二郎、武二郎、庞氏太婆、员外六个面具为代表。

诚然,随着社会发展,在中国文化崛起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不断涌入中国傩文化研究圈,尤其是现代的年轻学子,他们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苦于缺乏学习的平台和书籍,因此,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传统傩”和“现代傩”,很多年轻人凭着单方的资料,然后自己去理解,从而出现了很多具有傩文化元素又不是传统傩文化剧种的现代傩文化表现形式。近些年来,传统傩面具的在市场驱动下,在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趋势下,抖音、小红书、快手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均有销售。各种傩面具可谓是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笔者家乡(安顺市西秀区周官村),是中国傩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我们结合市场进行创新发展,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思维将傩面具进行创新改良,从而雕制了各类市场和人群需要的傩面具艺术产品。在面具艺人直播卖货,网红带货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类不是传统又具有傩文化元素的现代傩舞和各类傩面具。让很多喜欢而不了解传统傩文化的民众误以为就是傩文化。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傩文化,理应考虑展出新时代下创新设计且具有销售市场的一些代表性傩面,比如彩绘民傩,也既是安顺本地所称谓的“北京傩”。

本月底,(即10月25日--28日)全国傩文化将在北京与全国人民见面,相信此次盛会会掀起波澜壮阔的傩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作为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一成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傩学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个贵州傩文化传承者,笔者将尽我所能,借船出海,利用此次盛会,用心用情组织参与好、展示好、讲述好贵州的傩文化故事。希望届时展出的贵州傩文化面具代表能带给大家一个视角的文化欣赏,从而喜欢贵州的傩文化,走进贵州,来探析研究博大精深的贵州傩文化之神奇!

   好了,不多说了,盛会期间,笔者会用不同的方式跟良师益友们分享盛会实况!让我们共同期待盛会的众多精彩!

 

来源: 秦发忠 屯堡傩雕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