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快讯 >

陇南文县白马人的十二相面具傩舞

发布日期:2023-06-06 10:53 来源:陇南文县发布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白马人的十二相面具傩舞在每年的正月初六到正月十六,或者重大的节庆时,文县石鸡坝乡薛堡寨等村寨的白马人都要举行盛大的“十二生肖”表演活动,全村老少齐聚在村中的大场中,场中点起熊熊大火,大家身着盛装,唱歌跳舞。表演者所戴的十二张傩戏面具,全是用桃木雕刻而成的动物面具,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表现出了白马人粗犷豪迈而质朴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崇拜。

“十二生肖”面具舞又称“十二相”,白马语称“玛麻”,是白马人祖先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古老舞蹈,在陇南文县石鸡坝乡薛堡寨等白马山寨和四川九寨沟县草地乡等地较为多见,亦为春节社火内容。

“十二相”由12个人分别戴上木雕的十二生肖面具,模仿十二生肖的各种动作,古朴刚毅,情趣盎然,旨在驱灾避祸、纳祥祈福。每年正月十五至十六跳,其余时间一般不跳。“十二相”一般在村里固定场坝围着篝火跳,跳者在场内,歌者在外围,并伴有铿锵锣鼓

“十二相”和“池哥昼”,同属白马面具舞,属傩舞范畴。两者异曲同工,鼓乐类似,拥火而舞,最大区别是头戴面具截然不同。

“十二相”的舞蹈动作,主要以腿部为主,成屈腿半蹲状。原始、古朴、单一的动作,显得既深沉又稳重。

转自:陇南文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