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快讯 >

羌历新年神秘傩戏耍起来!让汉中宁强非遗古树发新芽开繁花

发布日期:2023-11-18 16:37 来源:陕西网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魅力羌舞跳起来、神秘傩戏耍起来、羌族歌儿唱起来……被誉为“汉水之源、羌族故里”的汉中市宁强县热闹非凡,以“羌风汉韵 传奇宁强”为主题的羌历年系列活动在该县举行,当地群众身着盛装,把羌族民俗节庆礼仪与歌舞表演相结合,以羌族歌曲广场舞、傩艺绝技大赛、萨朗晚会等方式,庆祝羌历新年。

羌歌羌舞  奏响时代乐章

11月13日,“欢度羌历年 舞动新时代”羌族歌曲广场舞大赛在宁强县人民广场举行,来自全县的23支参赛队伍的200余人身着各色羌族服饰,用最盛大的仪式和最隆重的礼节祈祝大地万物共生共长,祈福人畜兴旺岁岁平安,让游客在文艺展演中体验别样的“羌历新年”魅力。

羌铃声声声悦耳,羊皮鼓鼓角齐鸣。羌族儿女用她们动人的舞姿和纯朴的笑容祝愿八方来客吉祥如意,展现出对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真挚感受。《萨朗少女》欢快明朗,《羌家儿女摘花椒》满怀喜悦,在叮咚地流水声中,《云朵上的羌寨》把羌族这个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我们的舞蹈叫做《羌家儿女摘花椒》,是以羌家儿女采摘花椒的劳动场景为灵感创作而成,表达对丰收的一种喜悦之情,希望在今后演出中创作出更多更好更能体现羌族特色的舞蹈,把羌族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演员赵金金说道。

在宁强县青木川景区千人百桌辅唐宴上,身着盛装的羌族姑娘站在八仙桌旁,抬脚踏歌,左右摇摆,甩动肩膀,用羌族独有的歌声与舞蹈喜迎八方来客。“自古以来,羌族人民就喜欢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们刚刚表演的是敬酒舞,表达的是一种热烈欢迎客人的意思,让游客亲身感受羌族群众过年的别样风情。”一位羌族姑娘介绍到。

羌绣傩艺  弘扬非遗技艺

羌绣、羌编、羌族傩艺作为宁强羌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宁强县第三届羌历年系列活动中大放异彩。11月13日,宁强县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在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学者、省市媒体记者和当地干部群众代表的见证下正式开园。

宁强县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是宁强非遗文化优秀产业项目,园区设置了现代化羌绣加工车间、羌绣产品展示室等,并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六所高校合作建立科研工作站,集非遗羌绣展示、羌绣技艺传承、非遗产品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我们将坚持以传承一门技艺、带富一方百姓为己任,让宁强羌绣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同时让更多的妇女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让羌绣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后继有人,代代相传。”羌绣技艺传承人、该产业园负责人王小琴表示。

2015年,宁强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中国·青木川第二届全国傩艺绝技大赛作为此次羌历年系列活动之一,不仅吸引了本土的傩戏艺人们参赛,还邀请到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等省份十余支傩队,通过以技会友的方式加强学习交流,弘扬非遗文化。

贵州德江傩戏艺人表演的绝技“尖刀碰头”、陕西镇巴傩队带来的表演徒手“上刀山”、陕西宁强傩队展示的项目赤脚“下火海”,还有“过刀桥”“钳耙齿”等,各地展示的绝技虽各有千秋,却也大同小异,无不体现出傩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专家云集  共商发展大计

11月13日,宁强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及非遗保护工作研讨会召开,汉中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李超、市文旅局副局长王琼波、宁强县委书记李宽,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帆,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明华、县政协主席何建康等市县领导与全国文化艺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话羌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商非遗保护发展大计。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羌文化及非遗保护进行深入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分享对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和思考,就羌文化及非遗保护工作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见解,既着眼长远、高屋建瓴,又契合实际、举措务实。

近年来,宁强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注重政府主导、系统保护、活态传承和多元传播,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积极营造非遗保护传承良好环境,促进非遗与景区、产业、增收等融合发展,非遗时代价值得到全面彰显。2023年7月,宁强县通过评估验收,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级羌文化生态保护区。

宁强县委书记李宽表示,未来将持续在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水平,做“实”规划、做“好”传承、做“活”产业、做“靓”品牌,着力打造“羌风汉韵·醉享宁强”旅游品牌,不断壮大非遗文创产业,让羌族传统技艺做大做强,走出宁强,走出陕西,走向全国,让非遗“古树”发“新芽”、开“繁花”。

来源:陕西网  记者 山河  通讯员 刘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