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文献论文 >

湄潭傩戏可持续性发展——以非遗赋能文旅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大学“梦启湄潭”暑期社会实践团)

发布日期:2023-09-03 15:11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摘要:湄潭承载了丰富的傩文化传统,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与各派别傩文化的融合,逐步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符号。然而,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也面临着现代化与传统保护之间的矛盾:傩文化的鬼神色彩与科学真理相矛盾,傩戏传统表演模式与现代戏剧表演模式的矛盾,傩面具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机器制作的矛盾。通过采访与举办座谈会,本团队提出了五份关于傩戏商业化及宣传推广提案,获得有关专家的认可;通过将傩戏与支教结合,本团队将傩戏通过支教课堂分享给当地的小朋友,使其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初步了解;通过制作傩戏纪录片,将有更多人了解到这种古老的文化。本团队希望通过调研深入了解湄潭傩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当代发展,探索湄潭傩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道。

关键词:湄潭;傩文化;传承保护;产业化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傩戏(德江傩堂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湄潭傩戏传承人杨志刚被贵州省文化厅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湄潭傩戏的传承与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2.湄潭傩文化保护工作不断提质增速

近年来,在湄潭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不断提质增速。具体表现在:一、组建研究机构或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截至目前,湄潭县成立了傩戏艺术团、傩文化研究会、傩文化陈列馆、傩文化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开展学术研究、交流,为研究湄潭傩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加强了对傩文化表演技巧、面具雕刻工艺的传承保护。开展傩戏面具雕刻培训,立项“贵州省湄潭傩文化进校园的研究与实验”省级课题。三、发挥傩文化的美学价值。入镜商业电影,参与非遗活动展演,展示了湄潭傩文化的风采。

3.湄潭傩文化保护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湄潭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之外,傩文化的产业化运营及宣传推广方面受到的关注还较少。一是对傩文化的系统性研究、深层次阐释欠缺。湄潭傩文化作为湄潭文旅的一张“金名片”,仍缺乏对傩文化核心价值、当代意义的提炼,未形成符号化、概括性、适用于当下的精神内核,傩文化的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傩文化传统产品创新不足。销售产品、销售方式单一,难以充分发挥傩文化的商业价值。三是傩文化产业营销运营薄弱。缺乏与潜在用户的深度互动。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调研旨在通过对湄潭傩戏源流、历史发展、艺术表演形式等内容的调查与分析,深挖其文化内涵,探索傩戏在保留其文化内核、核心精神的前提下,向符合当代精神、贴近现代审美的方向发展。同时,深入调查湄潭傩戏的演出形式、市场需求、产品供应和宣传运营,探寻以傩戏赋能湄潭当地文旅发展的方法,促进文旅融合,将傩文化资源打造成为具有消费属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擦亮湄潭傩文化的文化标识。探索湄潭傩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三)调研方法

1.文献调查法

通过搜集湄潭傩戏以及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学术论文,了解湄潭傩戏保护发展的现状和可借鉴方向;通过研读《湄潭傩》等专业纸质文献,了解湄潭傩戏的内核以及傩戏的表演方式。
2.访谈调查法
通过设计采访提纲,对湄潭县文旅局副局长、傩文化研究会会长、省级傩戏非遗传承人、傩面具手工制作者、傩戏表演团团长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访谈对象多元化,便于以不同的视角了解湄潭傩文化的底蕴内涵,发展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3.实地参观法

通过实地参观傩文化陈列馆、傩面具工制作室,观看傩戏表演,傩面具制作过程等,对傩戏和傩面具有了直观感受,体会到傩面具制作的困难,发现了傩戏表演具有一定鬼神色彩、受众面小,傩面具制作机器无法满足雕刻要求、手工制作耗时长等问题。

4.会议调查法

通过举办“傩戏商业化的可能性分析——探讨湄潭傩文化的推广途径”座谈会,本实践团就草拟的湄潭文化推广提案与傩戏传承人,传媒公司领导,政府领导等多方进行探讨,深入了解各方对于傩戏传承发扬,傩文化推广的方式途径等观点。通过分享经验、研讨问题,可以形成共识,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为湄潭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提供指导。

二、现状、问题及分析
       

图1:湄潭傩戏现状的分析

(一)产业化运营

产业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带有鲜明的市场属性。其中“化”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和形态,产业化就是将某个东西完完全全的转变为一个经济产业,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全面的市场化,主要包括:市场化经济的运作,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的关系,以盈利为目的。所以,“非遗”产业化,首先要转变的是思维模式,认识到“非遗”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化遗产,更是一种可以转化的商业资源,进行买卖。
在产业化的转变中,需要将过往“非遗”的私相授受、零散学习的民间技艺形式变成一个完完全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经济形式,进行规格统

一、资源整合、产生利润的过程。而在湄潭傩戏产业化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很多困境。列举如下:

1.傩面具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

傩戏面具是傩戏表演中非常重要的道具之一,也是傩戏的独特之处。傩戏面具通常用泥或者木雕制成,面具上的神态丰富多样,有的面具生动而夸张,有的则神秘而威严。这些面具通常代表了不同的神灵或鬼怪形象,如山王、秦童、杨泗、判官等。傩面具制作工艺要求非常高,需要经过精心的雕刻设计和细致的彩绘,每个面具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制作傩面具,并出售给傩戏表演团和展览馆等消费群体也成为了很多傩戏传承人的重要经营方式。傩面具制作传承人晏其伦先生指出,傩面具的制作需要手工,机器无法满足雕刻要求,且手工雕刻出来的傩面具各有特色。而雕刻一个傩面具就要耗费一天的时长,这在产品供给市场化的要求下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傩面具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产业化的进程。

2.非遗文创产品创新缺失

傩面具的消费群体只针对于傩戏表演从业者和相关部门,而要将非遗产品面向更普遍的消费群体则需要设计制作符合大众审美、贴近大众生活的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文化创意产业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其供了创新机制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而傩戏作为古代驱鬼祭祀一种形式,其文化内涵、核心价值和传统外观与当今大众的审美差异较大,因此其创新设计的难度也较大。且由于湄潭傩戏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上脱节,“傩戏”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重视,缺少相关企业来对傩戏的文化价值进行开发和创新。

3.销售渠道单一

在采访晏其伦先生时,他表示目前其制作的傩面具完全通过抖音平台进行销售。这种单一的销售渠道具有两面性,优势是专一性高,有针对性的吸引客户,为专门的客户服务,精准专一营销,提高客户的信任感和粘性,且易于管理,成本低;劣势为新客户开发难度大,营销覆盖面窄便造成了新客户获取量少,开发周期较长,客源固化,开发规模不可裂变式拓展,效能有限。而若湄潭傩戏以扩大消费市场、增加营收为目标来进行市场化发展,这种单一式的消费渠道则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

(二)宣传问题

1994年,湄潭抄乐乡傩戏艺人应日本国邀请,东渡日本演出《骑龙下海》,轰动日本;2011年,市相关部门对“湄潭县傩文化陈列馆”、“湄潭县傩文化研究会”授牌,同时“湄潭县傩戏团”正式宣布成立;2015年,湄潭傩戏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到遵义赤水拍摄电影《国酒》,湄潭傩戏团应邀演出其中的大量傩戏片段。这从一个层面反映着湄潭傩戏在大众中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并深受大家喜爱。但在这之后,湄潭傩戏似乎又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基本上只在湄潭县内进行表演宣传,形成一种“自产自销”的窘态,宣传力度大减。

综合走访调研的情况,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宣传形式单一

现有的宣传方式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进行宣传。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湄潭傩戏较少有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的有效尝试。较为单一的宣传模式,无法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也缺乏与潜在用户的深度互动。

2.缺乏专业团队支持

贵州湄潭傩戏的宣传工作缺乏专业的团队支持,导致宣传效果不佳。这种情况在非遗传承人杨志刚和傩面具制作传承人晏其伦两位老师身上体现显著,杨和晏二人均开通了抖音账号,且杨拥有超过4万的粉丝量,晏也有近2万的粉丝数量。但二人的视频质量相比专业营销团队有所欠缺,且均是个人用手机简单录制,很少使用剪辑等技术进行优化,因此也难以起到更好的宣传推动作用。

3.傩文化内核限制

傩,古书解释为驱鬼逐疫,而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但这种文化价值与当今社会价值观差异较大;同时傩戏的故事内容和面具服饰也多与鬼神结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宣传推广。 

(三)教育+人才培养

1.传承人缺失

非遗所蕴含的民族审美、习惯、情感、意义体现着民族文化最深层的底蕴,对民族文化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活”文化中的创造与运用的文化链的脆弱性也在于此,后继人才的传承显得极其重要。因此,非遗传承缺乏后继人才的困境在当今中国非遗传承中显得尤为突出。湄潭傩戏也是如此,抄乐镇傩戏团团长林付容老师也指出,当前戏团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传承人缺失,而这其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则是非遗传承的学习成本与收益不平衡,甚至难以维持生存。

非遗本质上是技艺,以传承人的时间、物质为支撑。非遗技艺传承多为师徒制,制作费时费力,学徒想要系统的学习制作工艺,需要多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学习才能出师,在这样的时间成本之下,得到的回报却入不敷出,热爱也会磨损。非遗要传承,还要解决传承人的生存问题,以最有效的方式来说就是追求文化产品的市场化、机械化。然而创新与机械复制又使非遗不可避免的面对非遗本身的灵韵与纯正性和机械工业的泛滥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大部分非遗所具有的“通病”。因此,如何平衡非遗传承人的付出成本与回馈,如何平衡非遗的意蕴与机械化的空泛,仍然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能够两全的路。

2.培养平台缺失

2021年初,教育部就已经将非遗保护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由此可见,非遗保护的人才培养早已得到国家的关注,并通过设立高校本科来搭建专业化培养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认为,“一支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要能承担起‘忠实的记述者、内涵的阐释者、活化的推动者的角色’。”而湄潭当地难以形成稳定的非遗文化人才培养队伍,或是开设专业课程和培养机构。不过,当地也在积极开展“傩戏进校园”等活动,为在年轻群体中推广傩戏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几十分钟的表演却很难从根本上让傩戏传承的种子扎根于孩子心中。所以,当地还需在非遗文化的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补贴帮扶,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肩负起传承的重任。

(四)傩文化内核发展方向

傩,作为商代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本身就具有着一定的鬼神色彩。而当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转化为傩戏时,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性元素”,充斥着驱鬼除魔、祭祀还愿的迷信色彩,这也让古老传统的傩戏看起来青黄不接。在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盛行的时代下,这些不符合主旋律的元素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傩戏“登台”。而现代傩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傩戏故事情节,表演方式以及唱腔进行调整,使傩戏成为一个正规的剧种,但这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傩戏不再是原来的“傩戏”,这些优化与调整是否破坏了傩戏的根?

任何事物在进行创新时都不能抛弃其内核和本质,因此要在继承傩戏“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茅坪镇傩戏表演团团长王庆林老师指出,傩戏的根在于其唱腔和表现手法,同时应与当地的习俗相结合,共同融汇成傩戏的内核。基于这一原则,我们也不难理解现代傩戏要实现真正的创新和转型,就需要在保持传统唱腔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在故事情节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生活并融入更多主流元素。

三、其他案例分析

(一)文化创新发展思路案例分析——以安徽池州傩戏为例

学界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遍带有记忆价值、传承价值、审美价值、基因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1]。因此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一定程度上要在这五个方面满足时代需求。

池州傩戏,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池州傩,属《论语》中所载“乡人傩”。它起于明代、盛于清朝,主要流布在九华山麓方圆百里的贵池、青阳、石台等地,尤其集中于贵池区梅街、棠溪、墩上等山乡的姚、刘、章、唐、姜、杜、汪等数十个大姓家族,当地素有“无傩不成村”之说。它是一种在“社”(祭祀圈或祠堂、或堂屋、或社坛、或社树下)的范围内活动、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和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木制彩绘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它既无职业班社也无专职艺人,传承仅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宗族师承,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进行[2]。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2006年,池州傩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倡导发扬古老剧种,傩戏又一次发扬光大。但是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池州傩戏被当作是封建迷信进行批斗和清扫,很多珍贵的剧本、道具等都毁于一旦。在这期间王兆乾先生首次在《谈傩戏》中对池州傩戏进行研究并刊发,但并未得到重视。 1980年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以及民间艺术家的努力下,才使这一项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在毁灭后再次得到重生。

许多学者、传承人等对池州傩戏的文化与价值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动力。池州傩戏仍然沿袭保留了古傩文化中驱邪纳福、宗族文化、佛道文化等文化内容,同时又有所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动态性和生命力的文化,对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停留在过去,就失去了它作为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池州古傩文化驱邪纳福之中蕴含了远古时期的巫术、舞蹈和武术三元素,其中的舞蹈和武打情节一直流传至今,也是巫术的重要表演方式。如在傩舞《打赤鸟》《舞伞》《舞滚灯》等中吸收了民族体育中赛马、角抵、打鬼戏、踩高跷等体育运动。跳傩驱逐表演里人们做出的蹲、踢、抓、打、扑、追、击、舞、砍、蹦、跳、旋、摔等一系列的动作,这些动作在当今社会的视角下便是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虽然最初的池州傩戏表演者并不是为了健身而进行表演,但在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却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将傩戏中的舞蹈和武打元素转化为当下热门的健身行业所服务、挖掘其内含的健身价值,获取文化认同,是发扬傩文化的一种思路。

颜色、纹样在池州傩戏之中也被精心设计。池州傩戏中的服装也具有很强的崇尚自然的传统文化审美价值。如在颜色上,红色是池州傩戏中最常用的颜色,代表喜庆、好运、吉祥的颜色,常常被用来驱逐邪祟。在纹样上,池州傩戏服装的纹样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表达了古时候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平安长乐的思想内涵。这些隐藏在池州傩戏服饰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对当下的戏剧、服装、建筑等方面的审美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池州的傩仪、傩戏和傩舞之中蕴含的原始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思想文化为池州傩文化所强调,为池州傩文化推广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傩戏不再是封建迷信的活动,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份子,其中文化是否跟得上时代十分重要。池州傩文化中蕴含的三大文化为现代社会研究远古文化、地域文化和儒家思想等提供了研究基础,即专家学者可以通过傩戏、傩舞、傩仪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之后蕴含的其他文化,这使得傩文化成为一种“有研究价值”的文化,一旦如此,傩文化的生存土壤,指社会大众与政府便有巩固的可能。

总之,池州傩戏从最初的驱鬼除疫、祭祀祖先的目的,早已演变为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切实有效地为民间艺术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二是要将传统的民间艺术与当代文明联系起来,赋予其更多的现代意义,以此来开拓创新它的发展前景。

(二)传承困境破题思路——以宁海平调耍牙为例

传承人的缺失是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遇到的难题,这其中存在着诸多历史与现实原因导致了继承人的断层。近段时间,网络上常可以看见几个年轻人展示耍牙的视频,这便是06年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海耍牙,属于宁海平调表演中独具的一门绝活。它几起几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建国后,抢救、挖掘和保持,势在必行。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从何而来?又如何坚持,答案在于认同感和获得感。许多传承人的自述中都讲到类似的话: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不辜负老一代艺人的呕心沥血,而最初的认同感便来自非遗文化自身的吸引力。而如何让这些年轻人坚持下来是个难题,许多非遗文化因为学习门槛高、学习成本大等原因,迫使许多传承人由于生活压力、身体条件等原因放弃。如何让传承人在学习之中产生获得感,坚持下去可能是传承人引进来,传下去的关键之一。而破题之道,或许便蕴含在一个个已有的传承人他们的传承故事之中。

23岁的‘耍牙 ’艺人陈尚凭借着娴熟的技艺表演,短短半年时间内在短视频平台上吸粉47.4万人,每场直播超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3000余万次,点赞数达76.5万。这位年轻人在传承耍牙之时,获得了可观的关注度,这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因此获得感之一,便是社会认同,而手段便是短视频平台,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门传统民俗,他每晚 7 点半开始直播,一场就是 4 个小时,聊耍牙的历史文化,个人的学艺经历等等。耍牙表演起来有些面目狰狞,为了拉近跟年轻粉丝们的距离,他煞费苦心,特意买来了一顶蓝色卡通帽子,在上面缝上两颗牙,取了个可爱的名字 " 蓝牙 ",每次直播都会成为一大亮点。扎实丰富有特点的直播内容,在一众自媒体中脱颖而出。获得感另一个来源是成绩。2006年成为在2011年,宁海“耍牙”绝技第六代传人薛巧萍带着平海耍牙登上了《中国达人秀》和《出彩中国人》的舞台,把“耍牙”带入全国视野。2013年“平调耍牙”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宁海从2013年开办平调传承班,共招收到17名学员,其中4男2女共6位学员专业学习耍牙,这一事还为宁波新闻专门报道。宁海平调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平调剧团团长胡利民说到:去年(2013年),“平调耍牙”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今年(2014年)在参加浙江省“非遗”剧种展演时还获得了团体优秀演出奖。这一切让他们看到了宁海平调重现辉煌的希望。可见奖项的获得给相关传承人带来的激励之高。

四、建议与展望

图2:关于湄潭傩戏发展的建议

(一)傩戏文化与创新发展

政府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第一力量, 这使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具有很强的外生性[3],但要维持传统文化独特性并自给自足,势必要激活它的内生动力。湄潭傩戏目前的演出队伍多由民间班子和临时性团队组建而成,大多是生于本土的表演者。但依靠这些演艺人传承与创新湄潭傩戏并不现实,因此,全社会都应积极探究其可行的创新路径。 

1.与游戏IP结合

有学者曾指出,傩文化的传承与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承有所区别。大多数文化的传承带有推广性,而傩文化的传承不带有推广性,仅让其在所在的地域或民族中存续下来并发挥作用即可,很难也不需要推广到其他地域或民族当中[4]。但如果为了保护它,而故意不让它流于形式,那就会失去更多的机会。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文化产业的开发要素和开发方式上,来挖掘开发湄潭傩戏IP的可行性。文字的最后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歌曲、对话、游戏、视频等等。

像是《原神》中的“魈”,就是在“傩”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这个人物被设定为一位降妖除魔的圣人,经常佩戴着驱邪的钟声,并且在进攻“靖妖傩舞”的时候,还会戴着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这个人物的形象设计、故事情节都很受玩家们的欢迎,很多玩这个游戏的人也借着这个机会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傩戏的文化。本调研小组也撰写了一份可供有关部门参考的提案,若相关部门有意愿可参考其与《原神》进行联动。

此外,在《咒术回战》这一日本动画中,有一个名叫“两面宿傩”的人物,脸上的花纹十分诡异、夸张,其人物设定也是和鬼魂有关。日本的动画一直以来都很成功,它有着自己的一套系统,在观众中根深蒂固,也有一些日本的观众,因为这一点,他们将“傩”当成了日本的妖魔鬼怪。
另外,日本把民族象征与动画结合起来的做法,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我们可以创造出一种能吸引青少年的题材,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播傩戏文化。

2.旅游景点与沉浸式剧场的结合

将旅游景点与沉浸式剧场相结合的灵感来源为上海《不眠之夜》的演出剧场。《不眠之夜》剧作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自演出以来广受好评。观众佩戴白色面具与演员相区分,并且可以在表演场地内自由走动,犹如走入舞台场景,近距离观察演员,有时甚至可以参与演出,和被跟随的演员一起解锁秘密剧情,置身于故事之中[5]。《不眠之夜》采用的“浸入式”的文本演绎方式,有利之处是:一方面,它能让观众从叙事角度切身感受到剧情,增加代入感,加深对剧情的认识,另一方面,它能给职业演员一个良好的舞台。

同时,随着“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型娱乐形式的兴起,湄潭傩戏可以通过与影视公司合作,对其进行专业的傩戏表演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戏剧的制作水平,还可以间接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进行推广,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诸如茶海、永兴古镇、抄乐镇这样的旅游景点,外地游客占比较大,而大多数外地人根本无法听懂傩戏表演所使用的方言,大多是围成圈凑热闹。尽管达到了娱乐性的效果,但若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将现代媒体与湄潭傩戏在设计型空间中进行融合,应该会获得更好的宣传和弘扬效果。把浸入式戏剧和旅游景点结合起来,进行湄潭傩戏的创作,一方面能丰富旅游景点的旅游项目,提高旅游收入,同时也能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二是有助于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到傩文化,比如,在一些演出中,可以通过荧屏展示一些唱词,让游客能近距离地观看傩面具,甚至自己制

作和戴上傩面具,从而促进游客自发地对湄潭傩戏进行推广;三是还能带动其它有特色的湄潭文化,为今后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

(二)傩戏教育与人才培养

1.保护传承人,续湄潭傩戏之核

湄潭作为乡傩发源地之一,有着许多优秀的传承人,他们的技艺相当精炼,得到过不少荣誉,要帮助他们将傩文化传承下去。

一、建立传承人培养计划:制定具体的传承人培养计划,通过传帮带、学徒制等方式培养年轻一代的傩戏传承人。鼓励有传统傩戏基础和兴趣的年轻人参与培训,并提供一定的支持。二、组织交流与合作:积极发挥湄潭县傩戏团的作用,其作为傩戏传承人的交流平台,应当定期组织传承人会议、演出交流活动等。促进传承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探索傩戏传统与现代表现形式的结合,加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三、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将傩戏传承人已经刻录的傩戏光盘、U盘进行数字化修复,进行视频清晰度的一个提高。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分享经验,提高传承效率。

2.求助于政府,造湄潭傩戏之形

湄潭是著名的旅游县城,有着成熟的旅游项目研发方案以及优质的客流量,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助力传承人开展工作。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给予传承人税收减免、项目资金支持等。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傩戏活动组织、场馆建设、演出推广等方面,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二、建立傩戏文化保护中心:虽然湄潭县现有的傩文化研究会和傩戏团正在处理相关事宜,但成效并不显著。仍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负责傩戏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制定傩戏传承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确保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提升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对傩戏文化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文旅局公众号或更高的平台)向社会大众普及傩戏的意义、特点和价值。组织举办傩戏文化节、表演展示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和关注。

3.传播于民间,扬湄潭傩戏之风

湄潭有人口三十万余,但只有部分老者对于傩戏较为了解,许多乡民并不了解“三茶一戏”中的湄潭傩戏到底为何物,对其没有认同感,这不利于湄潭傩戏的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解决。一、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加强对普通百姓的教育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傩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鼓励居民参与到傩戏传承活动中,可以是观看演出、购买相关产品或参与志愿者工作,支持傩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加强校园课余教育:通过校园课余活动教育,传承傩戏文化。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孩子介绍傩戏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参与傩戏相关的学习和体验活动,培养对傩戏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三)傩戏产业化发展

1.推进文创设计,展湄潭傩文化之“形”

傩文化作为湄潭县的重要文化标识,需要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使其走入群众、走向全国,提升其知名度。一、设计多系列傩文化商品,优化其文创产业链。通过充分利用傩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以IP衍生品思路进行傩文化主题作品创作及文创产品开发,打造专属于湄潭傩文化IP的产品体系,提升湄潭傩文化影响力。通过创意设计和艺术表达的方式,将文化元素注入到创作中,促进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二、与其他非遗文化品牌联动,打造“湄潭非遗文化品牌”。通过挖掘蕴藏在傩戏面具中的视觉艺术元素,将其运用到湄潭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中,联手打造具有湄潭辨识度的文化标识、品牌价值。

2.加强深度互动,传湄潭傩文化之“魂”

傩文化内涵深厚,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多层次深度阐释以实现傩文化展示与推广的提升。为此,一是要打造多种旅游路线,将湄潭县内散落的傩文化资源串珠成线,同时推出研学游、生态游、购物游等多种主题游,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二是努力打造傩文化风貌集中展示区。通过充分发挥方圆荟等商圈的资源优势,将傩文化与吃住行游购等要素融合,打造傩文化地标、傩文化体验区、傩文化展示空间。对以永兴古镇为代表的步行街,可以在商品陈列和店铺设计上融入更多傩文化相关主题故事,突出体验感和氛围感。

3.促进新媒体运营,扩傩文化传播之“效”

面对旅游市场定制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模式发展,需要创新网络营销模式,推动湄潭文旅适应市场新形势。一是运用网络大数据加强旅游市场研究,细分旅游消费新需求和新趋势,设计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尤其是要开展差异化、精准化、年轻化的旅游市场宣传推广工作。二是利用不同平台软件引流,建立新媒体营销矩阵,通过和不同平台合作,相互引流,协同放大宣传效果,吸引更多外部资金。

4.造傩文化产业园,筑傩文化商业之“基”

通过打造傩文化文创产业园,可以为湄潭傩文化提供一个展示和传承的平台,其产出的文化创意产品也能促进湄潭文旅发展。对此,可以整合湄潭傩文化资源,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文创产业园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省内外文创企业,配备专业的培训和人才引进机构,增强研发力量,提升设计水平,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可以支持在贵高校开展傩文化创意设计,加强人才引进。将傩文化产业园整合进化为傩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傩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傩文化旅游目的地、傩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创新基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

5.深挖核心内涵,塑湄潭傩文化之“根”

要保护与传承傩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根本在于对其核心内涵的提炼挖掘。对此,一是通过成立研究机构、组织研讨会等活动,深入挖掘并创新傩戏故事,在保留其原始风味的基础之上融入时代价值。使傩戏既能保留其核心内涵与历史韵味,又能符合当下审美趋向。二是以现代科技赋能傩文化创新发展。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把传统傩戏表演、傩面具制作,做好傩文化资源信息储备。

参考文献:

[1]友燕玲.宁海平调生存发展三论[J].中国戏剧,2021(01):95-96.

[2]汤付强.池州傩戏:文化特质、功能与传承创新[J/OL].长江师范学院学报:1-10[2023-08-21].

[3] 汪黎,宁华宗 . 生计与文化互构:民族传统文化再生的实践逻辑: 基于恩施傩戏传承人生命史的讨论[J]. 广西民族研究,2022

(1):114-121

[4] 王廷信 . 文化变迁与傩文化的当代传承[J]. 民俗研究,2022(2):103-108.

[5] 余庭锋 .《不眠之夜》:当代大众剧场的“生产者式文本”[J]. 大舞台,2018(2):11-17.

来源: 浙江大学“梦启湄潭”暑期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