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文,男,白族,1938年生,居住在云龙县检槽乡哨上村哨星村民小组,是当地“耳子歌”最早的传导者,他能唱、能演,性格开朗、活泼,被人们称之为“开心老”。
成长经历
杨春文自幼酷爱白族山歌,成年后偶遇当地民间艺人尹国臣,并在尹国臣的指导下开始了“耳子歌”的学习和表演,从此爱上了这一门民间艺术。通过多年的钻研,杨春文对“耳子歌”的表演程序和表演技艺了如指掌,塑造的人物语言诙谐幽默,演唱的白族《十二生肖歌》腔调跌宕起伏,内容丰富多彩,并能亲手制作表演的道具、服饰等。正因为有了杨春文等人的执着和坚持,这种独有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又才得以延续。
人物贡献:
杨春文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传统的白族耳子歌的各种表演程序和技巧,对白族耳子歌的民族习俗、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研究。杨春文从事“耳子歌”表演近六十余年,传承谱系清晰,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技艺特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且得到了当地民族和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杨春文注重该项目的传承和普及工作,在工作中积极热情,培养了众多耳子歌后人,对白族耳子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际演出:
1998至2001 年间,大理州文化局和日本民俗文艺界对检槽乡进行考察时,发掘了“耳子歌”。有关部门通过组织,让杨春文主导培训了一批当地的年轻演员,2002年受邀随团赴日本参加了“平城十四年民间艺术文化交流”活动的演出,深受日本友人的欢迎和赞赏。2010年月被命名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社会荣誉:
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
2018年5月,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22年6月,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度传承活动评估情况为合格(公示)。
来源:大理宣传、 大理非遗、搜狗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