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杂题四首 其三
北宋末 · 周紫芝
倚杖千山里,穷年一水滨。
有官羞隐吏,无句作诗人。
雨送灯前梦,傩催腊后春。
孤山林处士,笑我是比邻。
译文:
我倚杖伫立在连绵的千里山川之中,整年都徘徊在水边。身为官员却羞于像隐士那样避世,想要作诗却又苦于没有佳句。雨声伴着灯光,送走了我的梦境,而驱傩仪式则预示着寒冬将尽,春天即将到来。孤山的林逋处士啊,恐怕会笑话我与他为邻,却未能如他那般超然物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岁晚杂题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描绘诗人自身的处境与心境,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情怀。
首联“倚杖千山里,穷年一水滨”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孤独而清高的形象。他倚杖站在广袤的山川之间,长年累月地徘徊在水边,这种场景既表现了诗人的超脱尘世,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颔联“有官羞隐吏,无句作诗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理。他身为官员,却羞于与那些只知隐逸避世的官吏为伍;同时,他又想成为诗人,却苦于没有佳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种矛盾与挣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颈联“雨送灯前梦,傩催腊后春”通过描绘雨夜灯光下的梦境和驱傩迎春的场景,营造了一种既凄清又充满希望的氛围。雨声与灯光交织,送走了诗人的梦境;而驱傩仪式则预示着寒冬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一丝慰藉和期待。
尾联“孤山林处士,笑我是比邻”则借用了林逋的典故,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士,他隐居孤山,种梅养鹤,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人自比为林逋的邻居,却未能如他那般超脱,这种自嘲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嘲精神,也表达了他对林逋隐逸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心境变化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歌氛围。
作者简介: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