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诗词 >

《除日》南宋 · 王十朋 译文、鉴赏

发布日期:2024-11-15 16:02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除日

南宋 · 王十朋

蜗舍三年别,夔门两岁除。

盆虽具肴簌,傩不是乡闾。

枥马喧新集,桃符换旧书。

何如杜陵老,守岁阿咸居。

‌译文‌:

在蜗居的小屋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又在夔门这个地方度过了两个除夕。

虽然盆中摆满了各种菜肴,但这里的驱傩仪式却不是家乡的习俗。

马槽边的马儿因新年的集会而喧闹,门上的桃符也换上了新的。

但这一切又怎能比得上杜陵老人(杜甫),能与他的侄子(阿咸)一起守岁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十朋所作,题为《除日》,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异乡过除夕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蜗舍三年别,夔门两岁除”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已经在外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并且在夔门这个地方连续过了两个除夕。这里用“蜗舍”来形容住所的简陋,与后文的“乡闾”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颔联“盆虽具肴簌,傩不是乡闾”进一步描述了除夕夜的情景。虽然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但这里的驱傩仪式(古代一种驱邪迎祥的仪式)却不是家乡的习俗。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习俗的怀念和对异乡的陌生感。

颈联“枥马喧新集,桃符换旧书”则描绘了新年集会的热闹和桃符更换的景象。马槽边的马儿因新年的集会而喧闹,门上的桃符也换上了新的,这些都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但即便如此,诗人依然无法忘记家乡。

尾联“何如杜陵老,守岁阿咸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杜甫的羡慕。杜陵老是杜甫的别称,阿咸则是杜甫侄子的称呼。这里诗人用杜甫与侄子一起守岁的情景来反衬自己身在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比和联想等手法,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的陌生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异乡过除夕的孤独和寂寞。

 

作者简介:

王十朋(1112-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县(今浙江省乐清市)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年少颖悟,强于记诵,入补太学生。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考中状元, 授绍兴府签判,历任宗正丞、司封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国子司业。宋孝宗继位后,历任起居舍人兼侍讲,外放治理饶州、夔州、湖州、泉州 。乾道七年(1171年),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于家中,享年六十。 

王十朋为人刚直,勤敏力学,一生忠孝,博究经史,旁通传记百家。为文专尚理致,不为浮虚靡丽之词,以经术为根蒂,以理气为先。作品有《御试策》、《应诏陈弊事》、《论史浩札子》、《论进取利害札子》、《上殿札子》,著有《梅溪集》《后集》《奏议》,一共54卷,由其子王闻礼、王闻诗合集刊行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