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文献论文 >

戴腾、陈曦林:黔东傩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发布日期:2023-06-06 08:53 来源:参考网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傩堂戏”是一种融汇了民俗、宗教、艺术、伦理等多种元素的多元化文化形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中国傩戏表演的功能和意义早已超出了其出现时期;贵州铜仁市各地的傩戏,源于古老的中华傩文化,具有中国傩文化的普遍特征,也极具地域特色;20世纪80年代,在乌江中下游的思南、德江、沿河等地,发现的古老的“傩堂戏”。近年来,随着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黔东地区的傩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黔东傩文化的学术研究和商业开发正日益兴起,铜仁傩文化发展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在贵州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国家“大乌江—梵净山生态旅游扶贫项目”的背景下,对铜仁傩文化的开发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如何把握这对矛盾关系,把铜仁傩文化旅游打造为贵州生态文化旅游的标签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黔东地区;傩文化;民间文化;产业化

“傩”,从人,难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记载:“行有节也。”中国古代文献对于傩很早就有记载,如《诗经·卫风·竹竿》中“巧笑之瑳,佩玉之傩。”《论语·乡党》中“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等。傩文化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巫术和驱逐咒,植根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祭祖、原有的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进化,夏商时期开始形成,周代的时候正式形成,而在汉唐时期走向巅峰,它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沉淀后,最终形成了如今包容了宗教、民族、艺术等的民俗活动。

傩文化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艺术美学和面具文化学取之不尽的宝藏,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从2006年开始,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安顺“地戏”、仡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等部分傩舞、傩戏、傩仪项目被陆续纳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黔东傩文化概况

黔东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区,处在武陵山脉腹地之中,历史底蕴深厚,春秋时期属于荆楚,秦朝属于中道,明代以后设铜仁府,铜仁成为黔东地区的政治、文化、行政中心;铜仁东部与湖南湖北相邻,北接重庆市,是贵州、湖南、重庆三个省市所交界的黄金地带,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连接中原地区的交通纽带,历来享有“黔东门户”的美名。另外,黔东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有土家族、苗族、壮族、仡佬族等多个占全市人口57%的少数民族在此聚居。这里少数民族文化氛围浓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如松桃苗族的神功艺术(上刀山、下火海等绝技绝活),苗族的花鼓舞、“八人秋”、苗绣、银饰、服饰。印江、思南、沿河、德江土家族的传统建筑、土家山歌、傩戏、花灯、玉屏侗族的萧笛艺术。由于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使得类似于傩文化等一些古老的文化形式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且由于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的特殊情况,使傩文化与中原文化、贵州地域文化以及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让贵州省成为中国傩文化品种最齐全、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贵州傩文化主要形式有傩堂戏、地戏阳戏等,从地域和民族上分还有土家族傩戏、苗傩、仡佬族傩戏、思州喜傩神、布依族傩戏、屯堡地戏、布依地戏等等称谓。从演出活动的形式上,又可分为傩仪、傩戏、傩技等不同程式。

黔东地区傩文化活动的主体主要有:一:当地土著居民,与傩相关的活动与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生活活动的一个组成,他们依据自己的需求和信仰进行傩事活动;二是政府为了保存文化遗产和进行旅游开发等专门开办相关的组织、机构、部门,对傩事活动进行管理和运行;三是民间自己组织的机构,主要动机是保护傩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开发它的经济功能;四是一些专家、学者对傩文化进行理论研究和田野调查、学术性探讨等。铜仁位于我国的中原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相交区域,铜仁的傩文化与中国傩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经过与本地的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融合,形成了今天较为成熟的铜仁傩文化现象,市内各区县都保留着数量可观,传承系世清晰,形式完整的傩坛或傩堂戏班子,其主要形式是梵净山西部及吴江流域的土家族傩堂戏和梵净山东部的苗族傩戏,铜仁市是我省傩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

二、产业化挖掘的现状和市场分析

近年来,在开发生态旅游和民族旅游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铜仁傩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在政府的支持下,铜仁傩文化正在被努力打造为黔东地区的旅游品牌,意图使之转化为经济效益;目前,贵州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经济也在迅猛增长,旅游供需日益增长,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但是,在进行商业开发的过程中,仍有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并且傩文化旅游在西南地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把黔东傩文化旅游打造成贵州旅游品牌,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认真分析,逐步解决。

目前,贵州旅游发展的品牌主要有奇特险峻、秀丽多彩的山水风景,以及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等人文活动等,近年来,中国其他省份开发成熟的著名景点大多人满为患,旅游体验极差,因此他们还是寻找一些新鲜而游人又不多的进行旅行游览,旅客的这种旅游动机让铜仁的傩文化旅游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需求。

在未来,铜仁傩文化旅游的市场需求还将不断扩大,一方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使国外对于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国外游客愿意来到中国旅游、工作和生活,这将促成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另一方面,在国家施行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旅游业毫无疑问地会成为带动中西部经济达成中西部崛起的重要产业,并且西部地区旅游市场需求量也将不断增长。

三、市场供给分析

随着黔东地区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立体交通已成了黔东与外界连接主体,为旅游业提供巨大的便利,游客的出行将会变得非常便捷,旅游景点的接待能力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更重要的一点,铜仁傩文化旅游开发并不是孤立的单点开花,它将和黔东地区其他景区形成一条特色旅游线路,以梵净山景区为中心,把周围的苗王城、石阡温泉、思南古城、寨英古镇、九龙洞风景区、太平河漂流景区、十里锦江、南长城、大明边城景区、乌江三峡、天生桥峡谷等开发成熟的景区连成一个铜仁生态民族旅游地带,旅游景区之间配备快速交通设施,让游客参观完一个景区之后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下一个景区,整个生态旅游地带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足够让游客在此停留3-7天,另外,黔东景点需要连成一片抱团取暖,也必须跟贵州省其他著名景区加强联系,因此需要完善旅游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将旅游资源的的配置最优化。将梵净山与湖南、贵阳、重庆等融入区域旅游产业链进行区域性合作,此外,整合优秀旅游资源,淡化旅游业中行政区域的划分,并借此打破某些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例如将梵净山与周边的著名景点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旅游链条,例如与湖南的凤凰、张家界、武陵源等旅游景区合作,建设为一个联系紧密且能互补的黄金旅游区域,大幅提升铜仁生态旅游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供给能力。

四、存在问题

黔东傩文化产业化开发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这些也是中国旅游产业开发存在的通病。

首先是开发规模较小,资源利用不到位。游览路线,为“一日游”标准。旅游路线短,景点分布零散、就业人员少,消费力明显不足,总体上属“门票经济”型旅游景区。在铜仁市区当前已经存在于傩文化相关联的旅游开发仅有民族风情园中的贵州省傩文化博物馆,大明边城、三江公园中展出的傩面具、傩服饰以及园区设施中加入的零星的傩文化元素,傩戏之乡德江的傩文化开发目前也主要集中在民间,不成规模。

其次,民族民俗文化向旅游产品转化有待加深,特色资源无法体现出来,目前都还停留在资源状况,未能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黔东傩文化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化石,但是由于常年埋藏于深山之中,很多人仅仅把它看作迷信、小把戏,不能够把傩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获得应有的经济回报。

第三,黔东傩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标签和品牌意识。提到山水,游客会想到桂林阳朔、提高滨海城市游客会想到厦门、青岛、大连,提到古镇游客会想到凤凰、乌镇、婺源、宏村、平遥等,提到浪漫邂逅游客会想到丽江、西街、提到心灵净化游客会想到西藏,提到古都游客会想到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然后提到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游客并不会首先想到铜仁,黔东的梵净山是地球上同纬度上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并且是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梵净山周围的少数民族古村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保存完整,但并没有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没有打造出铜仁的旅游品牌和旅游标签。

五、产业化构想

针对黔东傩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要想把它打造黔东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一块招牌,必须遵照一定的原则、方法,依照一定的策略和战略部署:

(一)完善旅游产业的链条,将旅游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将黔东与湘西、黔中、黔南等归入区域旅游产业链条进行跨地域的协作,此外,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淡化行政区域观念,冲破地方保护主义,例如与湖南的凤凰、张家界、武陵源等旅游景区合作,建设为一个联系紧密且能互补的黄金旅游区域。

(二)利用铜仁傩文化资源进行经济产业化生产

利用铜仁傩文化奇特、神秘的特点,打造铜仁傩文化的衍生产业;开办傩文化主题公园,公园中设有游乐项目、互动景点、商店、特色餐厅以及其他游客从未体验过的与傩相关的新奇项目;另外吸引出版业、电影业、玩具业、日用品业等行业生产发行与傩相关的产品和文学作品。

(三)凸显民族特色,施行品牌战略,全力开发利用得天独厚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

以傩文化为主题进行旅游业开发要把焦点放在民族特色、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旅游内容实质和景点上,应积极地开发铜仁地区所独有的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突出铜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民族性、地方性。另外,发动旅游者积极参与并体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同时开展生态游,让游客能从中了解和喜爱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最后,精心设计出外形精巧、适销对路并能体现铜仁傩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用品;在旅游项目方面可设计傩文化主题公园项目;组织以傩文化为主题的物资、商品交流会。

(四)在对铜仁傩文化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保护,防止因开发过度造成的破坏

铜仁在进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要注意对绿色植被进行最大化的保护,同时维护好旅游地的人文环境,防止当地淳朴的居民被商业利益和金钱所腐蚀。

国家大力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路已经提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也已经对此作出相关工作布置,但是要真正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是任重而道远的,这对政府的战略眼光是一次考验,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可能无法带来即时和直接的经济效益,可如果以资源为依托和基石发展相关产业,一定会有不菲的经济收入。在利用资源的同时,加大对资源的保护也是必要的措施。中国的文化产业不能走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错误路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商业化与传统文化对立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在把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向世界的过程中坚持住传统文化的本真,这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个性能否得到资源型发展,而且也会直接给全球化的发展动力带来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文明.湘西傩文化的价值及开发方略[J].船山学刊,2003(4):41-43.

[2]姚丽娟,刘云松.黔北傩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反思[J].大舞台(双月号),2009(6):123-125.

[3]龚德全.多维视野下的傩戏傩文化——中国·遵义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6):85-90.

[4]余燕,黄胜开.浅析江西傩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J].农业考古,2010(1):168-170,173.

[5]钟金贵.道真傩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 (1):92-94.

[6]刘冰清,王文明.大湘西傩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功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147-149.

[7]刘冰清.大湘西傩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J].湖南社会科学,2006(4):114-116.

[8]江小蓉,龚志强.论赣傩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3):99-102.

[9]孙长青,程雪松.傩文化的旅游开发探讨——以江西省南丰傩舞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8(3):91-92.

[10]庹修明.贵州傩戏傩文化[J].文化遗产,2008(3):11-18,157.

[11]廖振华,赵悦,吴素萍.江西傩文化的品牌建立与传播[J].九江学院学报,2008(5):87-90.

[12]梁正海.论傩文化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1):75-78,149.

 

作者简介

戴腾(1964-),男,土家族,贵州松桃,铜仁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画、民间美术的教学和创作;

陈曦林(1992-),男,壮族,贵州省铜仁市,大学本科,北京世纪金源公司,从事文化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