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名词百科 >

邵武傩舞

发布日期:2023-06-30 11:00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中国傩戏网整理:邵武傩舞是我国远古时期中原地区驱疫逐鬼的一种巫舞形式,始于宋代,迄今已传承了上千年,现仍流行于邵武的大埠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等乡镇的一些村庄,2007年邵武市被命名为“福建省傩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邵武傩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历史起源

邵武傩舞是福建省邵武市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流行于邵武的大埠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等乡镇。据和平镇坎下村前山坪自然村遗存的一方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的石碑记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不使用“傩舞”的名称,而以“跳番僧”、“跳八蛮”等具体节目名相称。各村跳傩所举行的时间和奉祀的愿神都不尽相同。

表演形式

邵武傩舞留存了祭仪乐舞中驱傩的原生形象,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说唱,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等方面均明显带有古傩的余韵。除保留中原地区原始的驱疫逐鬼内容外,邵武跳傩还增添了祈求健康平安、生子添丁、学业有成之类的内容。表演时,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伴随着鼓点乐曲前后穿梭跳跃,在空旷的大地上歌舞、呼号,舞蹈动作复杂,展现一股质朴粗犷的气质。

邵武傩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古越文化交汇的产物,它融释、道、儒和民间信仰于一体,内涵丰富,在全国各种地方傩文化中独具一格,具有历史文化、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原有的傩舞班日益凋零,老艺人相继谢世或年事已高,面临接班人缺乏的问题。而现代文化生活的日益多彩多姿,也给了傩舞这一古老文化以重创。

传承价值

邵武傩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又融释、道、儒和民间信仰于一体,又有弥勒教、无为教、摩尼教等流传轨迹和影响,这是全国各地傩文化形态很少见的现象,同时也是各种文化在闽北熔汇、积淀的遗存,对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文化特点

邵武保留的是原始的傩舞而不是发展衍变了的傩戏。中原的傩文化传播到闽越“蛮夷之地”的邵武山区,时至今日,中原地区傩文化已基本消亡,许多地方傩舞也已发展衍变成为傩戏,而邵武不仅保留和传承了中原傩文化,而且保留的是只有舞蹈动作没有剧情和说唱的纯傩舞。

邵武傩舞传承人:龚茂发

出生日期:1935.09      民族:汉族

项目名称:傩舞(邵武傩舞)    地区:福建省邵武市

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百家号 向日葵中文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