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学术交流 > 研究机构 >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3-06-08 10:42 来源:西南傩文化研究院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始建于1992年2月,其前身为“贵州民族学院傩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5月23日,经学校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更名为“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改现称。2010年1月,研究院被学校确定为处级科研单位。研究院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10余人,另聘有国内外资深专家作为研究院顾问或客座研究员。原任院长(中心主任)为庹修明教授,现任院长为龙潜教授,专职研究人员有周永健(博士)。校内兼职研究人员主要有:石开忠(民族学社会学学院)、吴秋林(民族学社会学学院)、潘朝霖(水书文化研究院)、汪文学(文学院)、吴电雷(副教授、博士)、龚德全(博士)、杨锋兵(文学院)、王凤杰(文学院)等;各傩文化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有:冉文玉(道真基地)、廖天永(湄潭基地)、杨志刚(湄潭基地)、杨光华(福泉基地)、秦发忠(安顺西秀区刘官基地)、张美华(普定县马官基地)、甘旭东(普定县马官基地)、黄登贵(息烽基地)、何羡坤(荔波基地)、唐治州(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基地)。一支素质优秀、成果迭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且潜力巨大的学术团队正逐步形成。

作为国内专门从事傩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依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潜心致力于西南地区傩戏傩文化研究,兼及海内外傩文化比较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已成为贵州民族大学对外文化和学术交流的一个品牌和窗口,也是中国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中外艺术界、学术界对中国傩戏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而西南各省、市、区傩戏、傩面具,拥有不同的类型、层次和形态,在中国傩文化中最具研究价值、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贵州民族大学即依托这一文化资源优势,最早进入了这一研究领域,对中国傩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早在1986年11月,贵州民族学院与贵州省德江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在贵阳联合主办了“傩堂戏学术讨论会”,这是贵州省的第一次傩堂戏学术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1987年,贵州民族学院与贵州省民委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了“贵州少数民族傩戏面具展”,首次将中国傩戏、傩面具推向世界,这次展览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艺术界的浓厚兴趣。期间,贵州民族学院与德江县民委合作辑录了约12万字的傩堂戏原始资料《德江县土家族文艺资料集》(内部出版);1987年10月,贵州民族学院与德江县民委合作编辑出版了《傩戏论文选》,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傩戏论文选集。这些活动对傩学热的兴起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编辑《傩戏傩文化资料集》(一)、(二)分别于1990年3月和1991年5月作为内部资料印行,后在台湾正式出版。这些资料在学术界均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1992年傩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后,在前期积累的诸多研究成果之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在傩文化的发掘、搜集、整理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积极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展开合作,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

(一)项目研究

    作为贵州民族大学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科研人员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国际、国内研究项目,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提升了研究院的学术影响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台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项目,在中国十几个省区进行。贵州子项目由庹修明教授负责,共取得了8项成果,200余万字。项目总主持人、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认为:“贵州的成果无论在质与量上都超出他省”。1998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举办的“民族志在今日中国:方法与结果的批判评估国际学术会议”上,与会的各国学者对贵州调查的几项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9年以来,研究院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合作,完成了“中国西南傩戏仪礼与艺术研究”(1999—2001年);“中国西南的假面剧与基层文化研究”(1999—2001年);“考古出土文物、祭祀仪礼与中国基层文化”(2002—2004年),“中国西南民间宗教职业集团中流传的萨满与道教文献研究”(2003—2005年)、“中国西南部巫教祭祀仪礼与口头传承研究”(2005—2008年)。此外,还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地理系合作完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课题“地区发展与本土文化重塑:屯堡遗产研究”(2003—2005年)。

    近年来,研究院先后独立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有:“湘鄂渝黔毗连地区土家族傩祭仪式的象征人类学研究”(国家社科规划办项目,2007年立项,陈玉平主持)。省部级项目主要有:“西南傩戏文本调研与整理”(教育部重大项目,2009年立项,庹修明主持)、“贵州傩戏历史文化研究与文本的整理”(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2009年立项,陈玉平主持)、“贵州少数民族傩戏傩文化普查与流变研究”(教育部项目,龚德全)、“贵州满族制度文化田野调查与研究”(省长基金项目,龚德全)、“贵州阳戏文献文物叙录”( 贵州省社科规划办项目,吴电雷)。

此外,还承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德江傩堂戏”(庹修明)、“贵州阳戏”(陈玉平)、“布依戏”(龚德全),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黔域傩戏流变与形态论”(龚德全持)、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横向项目《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傩文化卷》(陈玉平),贵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武陵山区阳戏形态调研及其文化资源开发》(吴电雷),贵州民族大学引进人才项目《论贵州傩戏的“戏剧性”——以撮泰吉和傩堂戏为例》(吴电雷)、西南傩文化研究院项目《金沙端公戏文本调研与整理》(龚德全)、《贵州傩堂戏表演艺术研究》(吴电雷)。

二)学术成果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成立以来,在诸位同仁的辛勤努力下,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主要有:《傩戏•傩文化》(庹修明)、《叩响古代巫风傩俗之门——民族学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傩戏傩文化》(庹修明)、《巫傩文化与仪式戏剧——中国傩戏与傩文化》(庹修明)、《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顾朴光、吴秋林)、《中国少数民族の假面剧》(日文,庹修明、顾朴光、潘朝霖等);《傩文化与艺术》(庹修明编著)、《中国傩戏傩文化》(大型图册,庹修明编著)、《傩戏论文选》(庹修明、顾朴光、潘朝霖编);《贵州省德江县稳坪乡黄土村冲寿傩调查报告集》(庹修明主编)、《贵州省岑巩县平庄乡仡佬族傩坛过职仪式调查报告集》(庹修明等主编)、《贵州省岑巩县注溪乡岑王村老屋基喜傩神调查报告集》(庹修明等主编)、《贵州省晴隆县中营镇新光村硝洞苗族庆坛调查报告集》(庹修明等主编)、《中国傩戏调查报告》(顾朴光、潘朝霖、柏果成编)、《德江傩堂戏》(庹修明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年)、《贵州布依戏》(龚德全著,重庆出版社,2013年)。

    陈玉平教授在傩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包括:《马路乡燕旗村地戏调查》(载《民俗研究》1998年第2期)、《社会变迁中的贵州傩戏》(载《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第5期)、《仪式展演与民间叙事——贵州傩坛中的民间文学传承》(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论傩公傩母信仰与传说》(载《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傩堂、献祭与人生通过仪礼——贵州德江县土家族冲寿傩仪式》(载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编:《中国湖南•贵州傩堂戏》,2007年11月出版)、《傩戏剧目〈柳毅传书〉探析》(载《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冲寿傩:土家族老年人的过关仪式》(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土家族傩祭仪式空间象征》(载《宗教学研究》2008第3期)等20余篇傩学研究论文。此外,陈玉平教授还与人合作撰写《贵州民俗》、《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现代民族学》、《贵州世居民族节日民俗研究》、《贵州民族研究六十年》、《布依族文化大观》等著作。

    在众多的学术成果中,庹修明教授的论文《中国傩文化述论》获贵州省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中国西南傩戏述论》获贵州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著作《叩响古代巫风傩俗之门——民族学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傩戏傩文化》入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重要著作提要》,并获贵州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陈玉平教授与人合著的《贵州民俗》,获贵州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近年来,吴电雷博士、龚德全博士在傩文化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逐渐引起学术界关注。吴电雷博士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西南三种不同形态的阳戏及其演化》(《文化遗产》,2012年第2期)、《论西南地区阳戏与傩的种属关系》(载《人民论坛》2013年第18期)、《阳戏文本的语体特点》(载《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论西南地区阳戏的传播途径》(载《贵州文史丛刊》2013年第2期)、《论西南地区阳戏之“源”与“流”》(载《长江师范学院》2012年第11期,《新华文摘》<论文摘编336字>2013年第6期)、《中国西南地区阳戏剧目研究》(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西南地区阳戏演出规制和习俗》(载《三峡论坛》,2013年第1期)、《西南地区阳戏传承略论》(载高原等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11月第九辑)、《西南地区阳戏神祇叙录》(载《四川戏剧》,2013年第6期)、《阳戏仪式文本叙录》(载《文化遗产》,2014年第1期)、《论“撮泰吉”的戏剧艺术性》(载《教育文化论坛》,2014年第1期)、《近三十年贵州地戏研究综述》(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龚德全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元杂剧叙事僭越的合法性解证》(《戏剧》,2012年第3期)、《布依戏“大王调”与“浪哨腔”中的民间信仰内涵》(《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傩戏美学特质探微——以贵州傩戏为例》(《中国遵义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1月);《试论新形势下佛教信仰的“社会性导向”》(载《法音》2013年10期)、《“和梅山”傩仪的象征人类学解析》(载《道真古傩》,贵州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试论民间道教与贵州傩坛之关系》(载张新民等主编《萤火集》,四川出版集团,2013年6月)。

(三)主办学术会议

  贵州民族学院的傩文化研究不仅重视调查研究,而且关注学术信息的沟通,曾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2003年10月28—31日,与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铜仁地区行署、贵州省文化厅在德江县共同主办“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 参会学者100余人,其中海外学者30多人;2007年6月23-24日,与岑巩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贵州傩文化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 2008年12月6-7日,研究院与福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中国•贵州•福泉阳戏学术研讨会”。

    2009年11月1-4日,研究院与遵义市人民政府、遵义市政协、贵州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遵义师范学院联合主办“中国•遵义 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来自日本、韩国及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近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日本早稻田大学森由利亚教授、韩国仁荷大学金遇锡教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研究员、副会长麻国钧教授、康保成教授等著名学者莅临了研讨会。

以上这些研讨会在国内外学界均产生了较大反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贵州乃至全国傩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四)对外学术交流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与国外及港台大学、研究机构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学术交流,拓展了研究视野,提升了研究院的国内外知名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研究院与台湾清华大学就有了密切的学术往来。此后,研究院庹修明教授曾多次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成功大学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受聘为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研究员。

    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1999年11月18日~12月6日,研究院庹修明教授、陈玉平教授应日本学术振兴会及早稻田大学戏剧博物馆的邀请,赴日讲学、访问。庹修明教授、陈玉平教授分别于11月24日和12月1日在早稻田大学戏剧博物馆作学术报告:《中国傩戏研究:回顾与展望》、《社会变迁中的贵州傩戏》,两位学者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中国傩学、傩戏作了阐述,受到日本学术界的欢迎和好评。

    庹修明、陈玉平在日本期间,还访问了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浦安县乡土资料馆、日本民艺馆、二松学舍大学,与千叶大学桥本裕之副教授、早稻田大学稻叶明子助教考察了流传于爱知县北设乐郡东荣町一带的民间祭祀活动“花祭”。此后,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与日本早稻田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持续了十多年之久,每年双方都有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06年2月18-24日,应日本国文化厅邀请,中国贵州德江傩堂戏演出团赴日本参加“国际民俗艺术节”,庹修明教授、陈玉平教授同时应邀赴日进行学术交流。

    2010年9月23日至10月4日,陈玉平教授应韩国安东市“国际假面舞节”组委会邀请,随同“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赴安东市进行交流访问。陈玉平教授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收获了许多重要的学术信息,以及文化发展方面的启示。陈玉平教授的此次访问,不仅使国外学者领略了贵州傩戏傩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这一专业傩文化研究机构,从而为更加广泛的学术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除了研究院的学者走出去与国外及港台学者的交流外,国外学者还多次与研究院合作对贵州傩戏进行考察。如2000年8月,以日本早稻田大学戏剧博物馆馆长伊藤洋教授为首的几位日本学者与庹修明、陈玉平教授在贵州遵义县等地作了为期10天的学术考察;2002年8月27日至31日,庹修明、陈玉平教授陪同日本早稻田大学稻畑耕一郎教授、森由利亚副教授、稻叶明子讲师在道真县农村进行傩文化联合考察。2004年1月7日—12日,韩国庆尚大学人文学研究所崔龙洙教授率12名学者前往贵州道真县考察;2005年12月5日—11日,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民俗艺术研究室室长朴相国一行4人赴德江考察。

    此外,“研究院”为加强与省外重点高校的合作,于2006年12月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签订协议,将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设立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贵州工作站”,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研究院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2009年12月,由研究院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教育部重大项目“西南傩戏文本的调研与整理”获准立项,双方开始了更为深入的合作研究。

(五)研究基地建设

    西南傩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之初,即以充分挖掘地方傩文化资源为已任,积极推动傩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为此,研究院依据贵州省境内傩文化区域分布的情况,广泛开展研究基地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研究院已在贵州省境内建立了13个研究基地,分别为:贵州傩文化博物馆研究基地(铜仁);德江研究基地;江口县研究基地;道真县研究基地;平坝县天龙屯堡研究基地;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基地;福泉市研究基地;岑巩县研究基地;花溪研究基地;普定县马官研究基地、荔波县研究基地、湄潭研究基地、息烽研究基地。研究院与各基地密切合作,开展傩文化调查与研究,为地方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出谋划策,摸索出了一条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和民族、文化部门合作的新路子,从而使高校的学术研究与地方的文化建设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的积极带动下,各研究基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保护开发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与岑巩、福泉研究基地合作召开学术会议;在道真研究基地、平坝天龙屯堡研究基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德江研究基地的傩堂戏班曾赴日本冲绳、东京演出;道真研究基地负责人(西南傩文化研究兼职研究员)冉文玉由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推荐,于2009年1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学交流;安顺市刘官研究基地的面具雕刻产业在研究院的支持下,其产品影响力逐步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在校领导的关怀支持下,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宗旨,不断加强自身科研实力,努力提升科研贡献能力。对外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广泛的协作关系,对内狠抓研究基地建设,通过建立课题组研究人员聘任制,形成机构开放,内外结合,人员流动,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努力做到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推动中国傩学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