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快讯 >

民间传统剧种傩戏《水生》 蕴含着浓浓的中国味道

发布日期:2022-12-11 11:17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傩戏《水生》首演于法国阿维尼翁,五年来一直在不断调整中,特别是运用傩戏面具表演和中国戏曲身段融入其中。这是一出象形拟声的面具戏。该剧的舞蹈、姿态和肢体都让我们沉浸在如梦似幻的中国文化里。

演出时间:12月13-14日 19:30
演出地点:象山景区
免费预约。演出时长约65分钟,无中场休息。

 

【剧目亮点】

导演的话:

水中的鬼魅世界映射着真实的人类社会,有喜有悲有情有义,也有善良与邪恶。
2012年傩戏《水生》首演于法国阿维尼翁,五年来一直在不断调整中,特别是运用傩戏面具表演和中国戏曲身段融入其中。当然,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部属于当代的剧场作品,因为创作的缘起来自2012年的一条大学生溺水而亡的社会新闻,我们借此开始推测和揣摩并注入自己的观点,又借助古代神鬼故事《聊斋志异》为载体创作了这部形体剧。

媒体评论: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专题评论《普罗旺斯大区报》LaProvence

激烈又轻柔,刚硬又诗意。水的形状不断变换,格外的轻盈。他们带着薄纱的折扇和灵活的步伐为压抑的气氛带来了一丝舒缓与平和。然而水鬼和一个渔翁产生了友情,故事发生了转折,他们一起欢笑,一同喝醉。这是一出象形拟声的面具戏。该剧的舞蹈、姿态和肢体都让我们沉浸在如梦似幻的中国文化里。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专题评论《马赛报》La Marseillaise

中国三拓旗剧团的年轻演员们用令人称赞的丰富的肢体语言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神秘中国故事,一出不容错过的精彩作品。
                                                                
英国媒体BBC

没有台词的形体剧结合了中国西南部民间传统剧种傩戏、皮影戏与西方肢体戏剧,形成全新的表演形式。

《中国文化报》

该剧从音乐编排、舞蹈语汇到叙事方式,无一不蕴含着浓浓的中国味道。傩戏面具、绸扇、灯笼等中国元素的出现,并非意在哗众取宠,而是与故事内核紧密融合,恰如其分地凸显了戏剧的张力,巧妙地推进了剧情的发展,表现出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对戏剧语汇充满智慧的把控力。就现场效果来看,没有对话和台词、看不到脸部表情的表演方式对演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6名演员表演老到、功力深厚,表演亦正亦谑、游刃有余,将一个“鬼亦有情”的《聊斋》故事和“轮回往生”的中国哲理表现得张弛有度,为观众留下很大的回味空间。

新华网

在《水生》简约古朴的舞台之上,演员们戴着古老的傩戏面具,摒弃一切花哨繁复的现代技巧,只伴随着铿锵的鼓点,且吟且舞,用一种粗犷、神秘、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将一个看似清冷实则充满情谊的故事娓娓道来。

【剧情梗概】

本剧改编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王六郎》。

据说在一条河里住着一个水鬼叫王六郎,为了能离开冰冷的河水去投胎转世,他每天想尽办法,为的就是能拉下一个活人溺水来做他的替身。但由于地处偏僻少有人经过,他始终等不到替他的活人。

有一天,六郎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渔翁,这一人一鬼以酒相会便成了忘年之交。不过,水鬼终归是要害人的,否则水下的恶魔便会折磨他。但是善良的老渔翁不断在规劝与阻挡六郎害人,一人一鬼厮打起来。但是情义终究战胜了怨恨,一人一鬼停下手来把酒言欢一笑而泯。

水鬼六郎的大限时间越来越近了,他再不找到替身便会魂飞魄散。这一人一鬼又该如何面对呢?

【主创人员】

剧团介绍

三拓旗剧团是一个以形体戏剧为主要创作及研究方向的国际型剧团,追求“哀伤的幽默”和“精彩的想象”的演剧风格,探索着“诗意的身体”的表现智慧。三拓旗是遵循法国形体戏剧的观念和方法成长起来的实践剧团,更致力于运用东方文化和中国民间传统来激发多元化的身体语汇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考。

剧团出访欧洲及东亚12个国家40多个城市,并连续八年参加阿维尼翁OFF戏剧节、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以及法国尼奥国际小丑艺术节、阿维尼翁舞蹈节、法国巴黎“世界之窗”艺术节、法国让•热内国际戏剧节、亚洲戏剧导演交流展、韩国首尔“ST-BOMB”国际戏剧节、中日韩BeSeTo戏剧节等活动,累计海外演出达到300余场。

2017、2018年度英国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上再次摘得“最佳剧目奖”、“杰出剧目奖”、“最佳青年演出奖”和“全票售罄奖”等九项荣誉。

傩戏《水生》编剧、导演:赵淼
三拓旗剧团导演;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艺委会常务理事、总干事。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班,获得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1996年创立三拓旗剧团,截止2020年所创作舞台作品四十余部,为国内形体戏剧创作及研究教育领域的重要开拓者。

主要戏剧作品: 《6:3》《达人未爱狂想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2008版/2011版/2014版)、《东游记》《壹光年》《水生》《署雷公》《失歌》《吾爱至斯》《你若离开,我便浪迹天涯……》(2015爱丁堡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罗刹国》《行者无疆》《回廊亭杀人事件》《化水》《虚像的道化师》《两京十五日》(2022新版)等。

主要获奖经历:2018 执导的舞台剧《罗刹国》获得中国演艺博览会颁发的“最佳小剧场剧目奖”
2018 执导的舞台剧《行者无疆》获得英国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最佳剧目奖”、“杰出剧目奖”、“全票售罄奖”等九项荣誉
2017 执导的舞台剧《罗刹国》获得英国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最佳青年演出奖”
2015 编导的形体剧《水生》荣获首届北京大学生小剧场戏剧节颁发的“最佳导演奖”
2014 编导的形体剧《失歌》荣获英国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最佳导演奖”
2012 编导的形体剧《达人未爱狂想曲》获得北京优秀小剧场展演颁发的“最佳导演奖”
2011、2012 编导的形体剧《达人未爱狂想曲》、《水生》荣获山东省小剧场话剧节颁发的“最佳导演奖”、“最佳剧目奖”等
2003 年、2005 年编导的形体剧《6:3》、《6:3II》 获得北京大学生戏剧节颁发的“优秀剧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