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快讯 >

宁都中村傩戏 数百年历史的“戏曲活化石”

发布日期:2023-06-03 10:12 来源:江西日报 部文明播报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宁都中村傩戏,保留在宁都黄石中村村。这里是古代中原通往中越的咽喉之地。中村傩戏已有700多年的传承历史。其表演形式原始热烈火爆。既有原始粗犷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音乐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宁都中村傩戏在宁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当地村民每逢过年过节,用来祈福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动作原始优美而著名。中村傩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表演当中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兼有锣鼓伴奏,人声附和等表演形式。巫傩是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有学者考证,它源生于新石器时期初叶,从许多历史记载中可勾勒出巫傩的早期形态:巫师头戴面具,身着“玄衣朱裳”“黄金四目”,执戈持盾,率百余名小隶脚踏罡步,口作傩傩之声以驱鬼逐疫,场面宏阔森严。远古鸿蒙,世袭传承,傩事活动几乎遍布各大区域,众多民族。随着社会进步、演变,有些地方已经失传,有的地方仍有傩戏活跃在山野乡间。

历史渊源

中村客家傩其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包括:傩节目表演、禳神祈福、神话传说等。以传承的现有资料透露的信息,可以分析推测出,中村客家傩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可供考证的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相传700多年前,距中村三华里的瑞金县丁陂乡山潭村的福主庙(供奉华光菩萨)毁于火灾。该庙福主变成一只飞天雕子(即小鸟),飞到中村屋后古樟树上哀鸣。村民驱之不走,用鸟铳轰也不走,且越轰叫声越哀,连续数天不止。村民觉得奇怪,一位老人对鸟说:“如果你是三潭村的福主神,就请不要哀叫”。鸟果然停止了哀鸣。老人复问:“如果福主神愿在我村安身,就请准三次圣珓”。说完老人拿出铜币当珓,果然连准三次圣珓。同时又从树上掉下一本唱本。于是全村人敲锣打鼓把“福主老爷”迎进村,临时安了个神位,以后又在其位置上建起了座福主庙,依照山潭福主庙的模样塑了一堂神像。后来此庙毁于大火,现庙是在明代年间建造。经多次维修,仍完好。傩班供奉的祖师是“西川灌口清源妙道真君”。傩节目与庙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起,傩班外出禳神和演出,至正月十六日结束,其间要经历两县、三乡一百多个自然村;第二次外出禳神和演出是农历九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历时7天,期间经历7个自然村。每次外出禳神,演出声势浩大,数十人上路,有抬菩萨的、扛神旗的、吹鼓手、打三眼铳的、抬戏箱的、演节目的、挑米箩的;一路上神旗飘扬,铳炮喧天,每到一村,人们都要用三眼铳或喜爆迎送,每到一村必作表演。出游禳神演出结束后,各村联合请戏班在福主庙唱傀儡戏,以示答谢神明。在傩班禳神演出期间,各家要设盛宴,以示祝贺,“重阳节”被移到这一天过,气氛热闹非凡胜过春节。这一传统在土地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也保留了部分形式的存在。

1998年,宁都县文化局以敏锐的触角,伸向中村客家傩,组织专人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论文,《黄石中村傩戏剖析》引起了各界的广泛注意。2004年在宁都县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整理了部分中村客家傩剧目,并组织专人进行排练。

11月18日,在世界第19届客家恳亲大会开幕式上,中村客家傩引起了来自世界各国客家人的广泛瞩目。

中村傩戏主要剧目

代表剧目:代表剧目有《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判官醉酒》、《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张飞祭枪》、《傩公傩婆》、《点魁星》、《孟姜女》、《小尼姑下山》、《水漫金山》、《纸钱》、《和合》、《金刚》、《杨戬》、《关公》、《日莲救母》、《文王方贤》、《闯辕门》、《龙氏女》、《赖公射月》、《王卯醉酒》、《判官点书》、《打冬易》、《太公钓鱼》、《钟馗斩鬼》、《打安乐》、《打保安》,其中《赖公射月》等7个《王卯醉酒》、《打冬易》、《判官点笔》、《钟馗斩鬼》、《打保安》等剧目仍然常演。

著名演员:中村傩代表性艺人有郭显椿、郭志耀、郭承财、郭承法、郭承圹、郭承玖、郭秋煊、郭承培、郭仁长、郭长生、郭良玉、郭显余、郭显份、肖水保、肖建生、郭承文、郭团生、肖瑞林等。

中村傩戏声腔及表演特征

宁都中村傩有傩舞的跳跃表演动作,又有戏剧中的道白、演唱和情节,音乐没有管弦伴奏,主要以锣鼓伴奏,并有人声帮和,曲牌有“一字锣”、“三锤锣”、“反弹锣”、“小波浪”、“小元宵”等。傩戏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其特点有些类似道教的“踏罡”、“踩灵”等步伐,表演动作较简单原始,但粗犷、热烈、火爆,虽无行当之分但有男女之别,不论演什么角色,都要戴面具,面具由木头雕凿。演员用不同身段动作去区别男女角色。服装有两种,一为红色,代表男性;一为绿色,代表女性。服装前后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头上用一块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包扎。

中村傩戏源远流长

具有悠久历史的宁都县黄石镇中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项在赣南独一无二的民间习俗,这就是被史学界称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被艺术界称为“戏曲活化石”的中村傩戏。

黄石镇石头村是傩戏表演的集中地,村里每年都要举行两次表演傩戏的集会,活动范围遍及瑞金与宁都其他乡镇。说起中村客家傩以及至今还传承着傩戏的郭姓大家族,郭承宣总是感慨不已。据当地族谱记载,郭姓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迁此建村,傩戏随着郭姓客家先民南迁至宁都。

傩戏源自2000多年前的迎神庙会,是人们驱除疫鬼灾邪,以及祈求神明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一种民俗活动。郭承宣介绍,中村客家傩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哑傩,它是“开口傩”,不仅有唱腔和对白,还有较完整的剧情。其表演内容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表演的剧目相传有30多个,其中有不少大戏,但大部分已失传,现只能表演7个小戏。其表演的形式,既有原始粗犷、热烈火爆的傩舞跳跃动作,又有戏曲中的唱词和道白,音乐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和。

石头村村支书郭方文介绍,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傩戏早已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习俗融为一体。每逢傩戏巡演时,村里人早已提着装满了香烛、鸡鸭、鱼肉、白米的竹篮站在门口等候。“福主”一到就鸣鞭炮迎接,有的还会请傩戏班到家里表演,热闹一番,借“禳神”尽情欢乐。农历九月十一起至十七的巡演往往恰逢传统重阳节,村民往往会把小孩满月、老人的生辰寿诞都移到这一天来过。各家各户都把亲朋好友请来团聚吃酒,气氛隆重,甚至超过春节。

展现魅力更要产业运作

宁都县文广新局非遗办主任陈爱林介绍,该县已经为包括中村客家傩在内的“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提供固定的生活补贴,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濒临消逝的项目资料进行抢救收集。实际上,中村客家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文化名片。

然而,中村傩戏也面临着失传的局面。说到这里,郭承宣黯然神伤。

“年轻人不愿学,没办法,傩戏团的演出费用太少。傩戏团40个人几乎都在60岁以上,全凭兴趣。”郭承宣更大的心病在于中村客家傩戏的传承仅凭口传心授,没有文字记载和正规培训,由于受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很容易出现误传、流失的危险。

对此,宁都县文化馆馆长宋节明表示,该县正在加大对中村客家傩在内的“非遗”项目的宣传和展示力度。同时,在保持其项目原本特质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精细化,使其既保持古朴原始的风貌,又去除其不科学的做法,尽力彰显魅力,将当地优秀的民间文化推出去。

省社科院专家则认为,老艺人人老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为应对危机,中村客家傩这种民风民俗除了采用传统的展演制销模式以及“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框架外,宁都中村傩戏更需要当地政府进行产业化引导,使经济价值和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走出一条民风民俗传承的新道路。

文章内容来源:江西日报记者 杜金存  、 西部文明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