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其他 >

【Mark】揭开傩戏神秘面纱,聆听安徽池州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发布日期:2024-11-14 15:02 来源:池州调查队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傩[nuó]戏

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表演艺术

承载着先民们的智慧与信仰

在安徽,池州傩戏是

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

有“戏曲活化石”的美誉

2006年,池州傩戏入选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8月4日,《光明日报》刊登

《安徽池州:“戏曲活化石”焕新彩》一文

让我们一起走进傩戏的世界

感受那份古老而深沉的文化魅力

 

又古老、又神秘

          从不以“真面目”示人

傩,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仪式

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

池州傩戏,又称嚎啕神戏

有傩仪、傩舞、傩戏三大部分

以宗族为演出单位

佩戴面具表演

了解完傩戏的起源

不妨来看看它的表演形式吧~

 

傩仪

一年—度的傩事活动

严格依照“祖制”执行

正月初六夜或初七凌晨迎神下架

年首举着“神伞”在灯笼和火把的照耀下

接神队伍前往社坛

 

傩舞

动作粗犷、古朴

情节一般较简单

每个傩舞由多段组成

每段均有“一领众和”的“喊断”

 

傩戏

有唱有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称正戏又称本戏

傩戏表演受面具限制

动作简单,接近生活

又由于吐字行腔之需要

所带面具有全脸和半脸之分

傩戏从远古走来

那么古老与现代是怎样结合的呢?

有搞头、有玩头

          老戏曲焕发新光彩

山水为媒,非遗共融

——傩文化展示馆

 

坐落于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

建于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2022年1月14日建成正式揭馆

收集散落、零碎的乡傩元素

设有展示厅、陈列厅和传习所

全方位展示梅街13个傩戏会的傩事活动

 

傩文化展示馆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一年以来吸引游客参观场次达112场

人次达12000余人

 

一场“有戏”的旅程

——傩仙镇景区

傩仙镇占地1500余亩

红灯笼,石板路

青瓦石墙,古色古香

每晚璀璨的烟花在夜空绽放

可歌可泣的傩王传奇故事

惊险刺激的空中威亚表演

惊艳浪漫的打铁花

上刀山下火海等非遗节目陆续上演

 

根据不完全统计

傩仙镇自开业以来

共吸引了15.26万人次来镇游览

门票收入200.52万

带动周边住宿饮食收入增加188.7万元

通过现场、抖音直播、携程等方式售票

直播间成交金额110.36万元

观看60.48万人次

 

傩戏这么有意思

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利用它

重保护、重传承

          面具之舞未来可期

 

自傩事活动恢复以来

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傩戏保护规划

统筹国家、省级、市级非遗保护资金

累计投入400余万元

搜集整理民间傩戏手抄本数十套

收藏清代池州傩戏面具27枚

年均举办文化惠民演出100余场次

支持建立乡村傩事会34家

培养池州傩戏“名师”16人、徒弟42人

现有池州傩戏国家级代表传承人2人、

省级3人、市级9人

 

傩戏作为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心

目前全市非遗国家级代表性项目4个、

省级31个、市级63个、县级182个

共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8人

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52人、市级41人

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基地6家

省级非遗工坊3家

为了给非遗保护传承更好的要素保障

池州市致力于文化艺术事业发展

相关从业人员逐年增多

截止2023年文化事业机构共133个

从业人数达1760人

同比增长6.5%

池州傩戏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

各个历史时期诸多的

文化信息和艺术特征

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观看盛大的傩戏

仿佛进入一种从未断流的古老文化中

又仿佛身处缤纷的神话世界里

小伙伴们快快走进池州

来一场跨越时空、一眼千年的傩戏之旅吧

END

看似简单的统计数据背后

其实隐藏着大学问

这就是【MARK】栏目的初衷所在

从统计人的视角

去领略祖国天南海北的不同特色

Memory,可以留下美好回忆的

Art,照片可以很文艺,排版很艺术

Report,是我们统计人的专长

Knowledge,传播统计文化和知识

 

来源:池州调查队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