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其他 >

关于做好六盘水市地戏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06-14 08:51 来源:六盘水市政府办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内  容:“折溪地戏”是六盘水唯一传承至今的傩戏,2019年被列为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地戏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研究地戏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六盘水地戏的传承发展思路,对保存六盘水地戏的传统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戏宣传重视不够。地戏是明朝时期朱元璋“调北征南”时,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戎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时由军士们闲时扮古时征战经典唱的娱乐节目,后流于民间,主要出现在安顺一带,传至六盘水折溪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六枝特区月亮河乡折溪村及周边村寨中。“折溪地戏”是六盘水市唯一传承至今的军傩文化戏剧,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市民甚至未听说过六盘水有地戏。

(二)地戏演绎逐年减少。“折溪地戏”表演剧目大多以歌颂民族英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主,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初下南塘》、《二下南塘》、《鱼红摆酒》、《黑黎打五官》等,其中《薛丁山征西》是表演最盛的一堂地戏,在六堡村和折溪村一直保存着两个不同的版本。根据传统习俗,过去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二开戏,到三月初三收场,这期间逢赶场天就有地戏演出,村落之间会互相邀请表演,演出活动十分隆重。近几年来,地戏节日演出习俗逐渐受到冷落,参与人数、举办场次、隆重程度等都在下降。“折溪地戏”仅在农历三月初三进行表演,表演场次大幅度减少,除《薛丁山征西》依旧表演外,其余剧目表演屈指可数,演出的时长也从原来的一整天压缩为几十分钟,拥有不同版本的“六堡地戏”基本不再演出。

(三)地戏传承后继乏人。地戏主要的传承方式为家庭、家族世代相传,其演唱内容、服饰和脸谱的制作主要靠口传身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众多地戏演出人员纷纷转行外出打工,地戏演出队伍缺乏稳定性,有些精彩的角色面临失传的可能。部分角色也逐渐由留守妇女代替,半路出家的女性演出者也难再演绎出角色的精彩形象,可看性逐渐降低。另外,地戏谱的孤本流传以及口传身授的传教方法,也使得六盘水地戏在传承方面具有更大的偶然性及失传的风险性。

二、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

加强文化部门对地戏保护、传承的重视力度,通过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加强传承发展工作经费投入、舞台建设、地戏博物馆的建设。多渠道地拓展地戏传承发展的经费来源,加强运用媒体手段对地戏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将其纳入大型活动的演出目录,共同推进六盘水地戏传承发展。将“六堡地戏”与“折溪地戏”一并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工作,鼓励和支持六盘水地戏传承人开展各类培训、演出、展览等活动。

(二)加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

加强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的普及,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传播,增强地戏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将其作为身份标识,积极主动进行文化创新,与时俱进地促进六盘水地戏传承发展。

(三)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

设立六盘水地戏培训处,引进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的专业人才,加强对地戏保护、传承的指导与传承人的培训,大力培养新生代六盘水地戏演出队伍,对六盘水地戏进行创新性的完善,增强其文化辐射能力,结合文化旅游发展,充分发挥出六盘水地戏特色优势,切实推进六盘水地戏传承发展。

提案人:共青团青联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