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是:首页 > 傩戏人物 >

毛南族傩面具雕刻技艺传承人方文展

发布日期:2023-06-07 14:25 来源:中国小康网 浏览量: 【字体:   繁體中文

方文展,男,毛南族,省级非遗项目木刻技艺传承人,1970年6月出生,祖籍环江县下南乡玉环村,1990年搬迁到洛阳镇江口村平原大河组人。自幼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在1990年起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如何采集木材料、下木料、画图形,然后由易到难,慢慢地掌握了木雕的手法技巧。

毛南傩面具

在祖国大地的西南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聚居在广西环江县,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个民族就是——毛南族。毛南族拥有独特的傩文化,傩歌,傩舞,傩戏被中外专家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毛南族傩面具,是毛南族傩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也是毛南族傩艺术中的物化形态,毛南族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傩面按诸神性格雕刻出来,或金刚怒目,或温文尔雅,或慈眉善目,极其传神,显出精湛的傩面雕刻技艺。

这项古老的少数民族技艺,是一代代手工艺匠人们智慧的结晶,在他们的创作下赋予了这些艺术品鲜活的生命力,方文展就是其中之一。傩面具雕刻技艺的传承人方文展师承父亲方振国老先生,在方文展之前,方家四代都是毛南族傩面具雕刻的匠人。1990年从初中毕业后,没有美术功底的方文展,开始跟随父亲方振国,由易到难学习木雕手法和技巧。

毛南族傩面需要用优质木料雕琢,分文、武、善、凶4大类36套72种面相,性格神态各有特点。雕刻者要在毛南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依据个人想象创作,一张傩面需要10多道工序花费近一周时间才能完成。

经过他二十多年的刻苦学习与潜心研究,不断地提高了本人技艺手法,而且在造型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行刀运凿洗练洒脱,清晰流畅,充分增加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1999年5月,环江毛南族风情艺术团到桂林冠岩景区等多地参加木面舞及木面具展演,本人为木面舞及木面具展演者。

自从2007年至今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中国毛南族分龙节木面雕刻展示,均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赏识与认可。

2013年,毛南木刻的木面具参加广西美术工艺展,荣获得木雕泥塑类金奖。

同时方文展为了让这项古老的民族技艺不失传,还授徒谭仁仕、谭承松、唐振高等人。这几年来,有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旅游卫视、湖南卫视、重庆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浙江卫视亲自登门采访。先后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及省内外著画家、专家学者、前到家中进行木面具雕刻调查研究。

方文展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而毛南傩面具就是艺术的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不断精进雕刻技艺,并把我的雕刻理念完整的传授给真心热爱的人,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本栏目由《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联合推出

一项技艺,一代代守望者心手相传

一个传统,刻印着古老的文化记忆

守望文化遗产,传承中华血脉

《小康》杂志和时代记忆推出【匠人说】系列,

立足于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

多方位、全角度探知各类非遗项目,

挖掘文化传承背后的精彩故事,

记录非遗人一生的坚守与光荣,

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非遗传承人/方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