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傩
王安中〔宋代〕
天回星斗腊将残,傩仗欢呼陛盾寒。逐疠已随三阕鼓,鍊真何待五辛盘。
皇居夙有仙官护,民瘼兼凭圣箓安。岁岁更修周典礼,都门耆旧喜同看。
译文:
天空星辰回转,预示着腊月将尽,此时傩舞的队伍正在欢呼声中表演,他们手持盾牌,仿佛能驱散冬日的严寒。随着三曲鼓乐的终结,瘟疫与邪恶被一一驱逐。而修炼真性,又怎需依赖五辛盘(古代于正月元旦用以招待宾客的五种辛辣蔬菜制成的盘菜,认为可发五脏之气)这样的俗物呢?
皇宫之中,自古便有仙官守护,保佑着皇家的安宁;而民间疾苦,也依赖着圣箓的庇佑得以安宁。每年此时,都会依照周礼的传统举行盛大的傩仪,都城中的老人们也乐于相聚一堂,共赏这古老的仪式,心中充满喜悦。
鉴赏:
《观傩》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宋代岁末年初举行傩仪的盛况,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民生的关怀。
开篇“天回星斗腊将残,傩仗欢呼陛盾寒”,以星辰回转的天文现象与岁末的时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冬寒将尽的氛围。随后,通过“傩仗欢呼陛盾寒”的描绘,将傩舞队伍的热闹与冬日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热闹与热烈。
“逐疠已随三阕鼓,鍊真何待五辛盘”,不仅表达了傩舞驱邪除疠的功能,还寓含了诗人对于修行真性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真正的修炼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如五辛盘),而在于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皇居夙有仙官护,民瘼兼凭圣箓安”,体现了诗人对皇家的尊敬与对民生的深切关怀。他相信,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室,还是处于困境中的百姓,都能得到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庇护,这种力量既来源于天道的公正,也来源于人间的善行与信仰。
“岁岁更修周典礼,都门耆旧喜同看”,强调了周代礼仪的传承与人们对这一古老仪式的热爱。每年的傩仪不仅是驱邪除疠的仪式,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让老一辈的人们在共同参与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与温暖。
作者简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图片来源:会同新闻网